雨夜泊虎丘

倚棹增惆怅,登临信有缘。

钟深山寺雨,缆系柳条烟。

野火明还灭,渔歌断复连。

无能著双屐,兴落虎溪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夜泊于虎丘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情感。

首句“倚棹增惆怅”,诗人倚靠在船桨上,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愁绪。这愁绪并非简单的离别或失意,而是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登临信有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亲临此地的庆幸与感激。虎丘作为一处名胜古迹,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让诗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接着,“钟深山寺雨”描绘了山寺中悠长的钟声在雨声中回荡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雨声与钟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大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缆系柳条烟”则展现了船与岸边柳树之间微妙的联系。柳条轻拂着水面,烟雾缭绕,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

“野火明还灭,渔歌断复连”这两句通过野火的明灭和渔歌的断续,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人类活动的交织。野火象征着自然界的活力与变化,渔歌则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

最后,“无能著双屐,兴落虎溪边”表达了诗人因无法穿上登山鞋而未能深入探索虎溪边的遗憾。这里的“兴”既指兴致,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诗人虽未能亲自踏上虎溪,但这份对自然之美的渴望与追求,却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雨夜泊虎丘的场景描绘得如诗如画,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

万象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板桥铺

板桥铺外路三叉,古木疏篁映白沙。

行客往来多辙迹,荒村寥落少人家。

树头黄老千林叶,天际红消一缕霞。

白发衰翁年八十,下畦自采木绵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复任有怀

去岁朝天报政成,恩沾雨露复专城。

京华耆旧推文翰,村落老翁知姓名。

尘土半生蝴蝶梦,云山三月子规声。

一琴一鹤重来郡,多少居民出郭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东林感旧和大音侍御同年韵

群公上诉鹓鹭翔。真宰应泣归维皇。

臣等奉命集讲堂。欲振坠绪源流长。

南来道脉绥遐荒。关雎麟趾由闺房。

坐致万物咸光昌。澡身江汉晞秋阳。

上还二帝兼三王。如何逆阉在帝旁。

群小鼓弄争趋跄。毁我墙屋隳王章。

擅作威福纷貂珰。刑余窃柄居中央。

红轮不复腾扶桑。天闻此语开电光。

乃命殛阉庀桷杧。天下大定时雨阳。

复此春秋笾豆将。我辈释莱斯馨香。

行路之人知五常。代有兴废理不亡。

况我同志与同方。理欲之界剖微茫。

曾子已诮堂堂张。芰荷为衣芙蓉裳。

时哉雌雉犹山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倪汝敬谪官宜山

皂囊朝捧入承明,夕泛孤舟万里行。

补衮有才人共惜,出关无节吏还迎。

夜郎月白空归梦,铜柱云深薄宦情。

此后阴晴俱未卜,重来江郭听鸠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