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游灵鹫冷泉韬光三生石诸胜(其二)

山行不知疲,苍翠列万变。

芙蓉插空青,应接耳目眩。

云窦窈以深,幽花烂且绚。

屡造灵异区,还思隐沦彦。

巍巍三生石,兀突眼中见。

遗事缅泽公,夙缘洵堪羡。

扪萝一长啸,千峰虚籁遍。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汪德容的《初夏游灵鹫冷泉韬光三生石诸胜(其二)》描绘了山行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首句“山行不知疲”表达了诗人游山时的忘我投入,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吸引。接下来,“苍翠列万变”展现了山色的丰富多变,如同一幅动态的画卷。

“芙蓉插空青”运用比喻,将山峰比作出水芙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峰的挺拔与青翠。诗人感叹美景令人目不暇接:“应接耳目眩”,流露出对大自然的惊叹之情。

“云窦窈以深,幽花烂且绚”进一步描绘了山谷的幽深和花儿的绚丽,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氛围。诗人多次造访此地,不禁对隐居在此的高人产生向往:“屡造灵异区,还思隐沦彦”。

“巍巍三生石,兀突眼中见”聚焦在著名的三生石上,这块石头似乎蕴含着深远的历史故事,让诗人感到它的庄重与神奇。“遗事缅泽公,夙缘洵堪羡”表达了诗人对前人事迹的追忆和对缘分的感慨。

最后,诗人“扪萝一长啸”,在攀援藤萝中发出悠长的啸声,这声音回荡在千峰之间,显得空旷而宁静,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初夏山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敬仰。

收录诗词(3)

汪德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夏游灵鹫冷泉韬光三生石诸胜(其三)

入山复出山,合沓自朝暮。

余兴犹未阑,更踏招提路。

山阁俯乔林,凭虚敞遥顾。

既惬物外游,遂凌沧洲趣。

微雨凤林钟,残烟辋川树。

荷风送轻凉,归桡狎鸥鹭。

于焉成赏心,逍遥乐其素。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江郎三片石

伟哉造物真好奇,雕镌万象成险巇。

江郎山高千丈顶,有石三片如穹碑。

我欲问山灵,立此将何为?

得非上有太古字,用纪天开地辟图书未启之文辞。

置之禹迹不到处,万古不令人见之。

巨灵赑屃鬼斧削,古苔班驳苍藤垂。

盘盘松桂隐蒙密,山坳小构江郎祠。

三君兄弟并年少,雍容被服仙官仪。

前行便入九闽路,秋山不断天风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过仙霞岭

星轺步步蹑危梯,直上层云万岭低。

闽越一关开道路,乾坤放眼豁端倪。

泉通海气穿云落,鸟带蛮音隔竹啼。

欲向高空留姓氏,磨崖新试擘窠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过贾阆仙墓

最爱长江簿,诗篇回绝尘。

吟肩余耸削,文胆独轮囷。

落叶荒祠里,孤坟野水滨。

仙灵如寂寞,应忆孟家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