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国君王又姓萧,风情由是冠南朝。
灵和殿下巴江柳,十二旒前舞翠条。
这两句出自唐代诗人陆龟蒙的《自遣诗三十首》之二十二,展示了诗人对南朝历史和宫廷生活的怀念。诗中的“水国君王又姓萧”,指的是南朝的统治者以萧为姓,如梁武帝萧衍等,通过这一点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个时代的缅怀。而“风情由是冠南朝”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是对过去那段时光的一种美好称颂。
接下来的两句“灵和殿下巴江柳,十二旒前舞翠条”,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提到“灵和殿”是唐宫中的一个重要建筑,而“巴江柳”则指的是长在巴江边的垂柳,这些景物与南朝的皇家生活紧密相连。在这里,通过对巴江边灵和殿下垂柳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南朝历史的深厚情感。同时,“十二旒前舞翠条”则让人联想到宫廷中的盛大场面——在皇帝宝座前的十二旒(即华丽的帷幕)之前,有着翩翩起舞的翠衣女子,这是对南朝宫廷生活奢华景象的一种描绘。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这四句,展现了自己对于过去南朝时代风情和历史的无限迷恋,以及对那一段辉煌时光的深刻怀念。
不详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强梳蓬鬓整斜冠,片烛光微夜思阑。
天意最饶惆怅事,单栖分付与春寒。
无多药圃近南荣,合有新苗次第生。
稚子不知名品上,恐随春草斗输赢。
一派溪随箬下流,春来无处不汀洲。
漪澜未碧蒲犹短,不见鸳鸯正自由。
山下花明水上曛,一桡青翰破霞文。
越人但爱风流客,绣被何须属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