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图亦为杨碧川题

如此良宵能有几,有船便合载坡公。

当时若只载歌舞,安得于今在画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此诗《赤壁图》由明代诗人罗玘所作,借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抒发了对历史人物和美好时光的感慨。

“如此良宵能有几”,开篇即以“良宵”二字,描绘出一个美好而短暂的夜晚景象,引人遐想。接着,“有船便合载坡公”,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苏轼(坡公)的怀念与向往,希望能在这样的夜晚,乘船与他共游赤壁,共享这份美好。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未停留在对苏轼的怀念上,而是进一步思考:“当时若只载歌舞”,如果当时只是载着歌舞之人,那么又如何能让苏轼的形象与赤壁的美景一同留存于后世的画中呢?这里巧妙地将历史、艺术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强调了艺术创作对于历史记忆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艺术以及美好时光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当下与未来的思考。

收录诗词(240)

罗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沃洲山寺

崆峒山叟到江东,荷杖来寻支遁踪。

马迹几经青草没,仙坛依旧白云封。

一声清磬海边月,十里香风涧底松。

何代沃洲今夜兴,依栏卧听赤诚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见武夷二首(其一)

日日问山水,今日见武夷。

点头一段意,山灵知不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见武夷二首(其二)

泰山孔子登,武夷朱子寓。

吾想万山灵,亦羡二山遇。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别邹汝愚谪雷州某所吏目五首(其一)

识君未三月,别君遽万里。

自疑非丈夫,泪落不能止。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