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辨谤诗》,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张昱。诗的内容主要围绕着主人公乘坐木筏出海,面对外界对他谣言的质疑,表达了对是非曲直的自我辩白和对归期的期盼。
首句“司议因乘海上槎”,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乘着木筏在海上漂泊的情景,暗示他可能身处困境,需要澄清误解。“河源归路未应赊”则表达他对回家之路的信心,尽管谣言四起,但他坚信自己能够找到归途。
接下来两句“市中徒尔疑成虎,杯内何曾影似蛇”,通过比喻,讽刺了那些无端怀疑他的人,将他们的猜忌比作市井间的谣言,认为这些流言蜚语如同杯中的幻影,虚妄不实。
“官事吉凶占鹊语,闺房消息卜灯花”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生活状态,他在官场中依靠吉祥的鹊鸣来判断事务的吉凶,在家中则通过观察灯花的变化来预测家中的消息,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迷信和生活智慧。
最后两句“南风乞得楼船便,六月中旬便到家”,表达了主人公对南风的祈愿,希望借助顺风顺利返回家乡,预计六月中旬就能抵达,流露出对家的深深思念和对归期的急切期待。
整体来看,《辨谤诗》以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示了主人公在面对流言蜚语时的坚定与期待,具有鲜明的个人情感色彩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