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感兴次刘以和二首(其一)》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首句“烟火清明有几家”,通过寥寥几家炊烟,展现出清明时节乡村的宁静与寥落。接着,“楚天三日雨黄沙”描绘出连绵春雨中黄沙弥漫的凄迷画面,暗示了气候的恶劣。
“城南莺燕青春暮”写的是城南的莺燕在暮春时节忙碌,但又带着一丝哀伤,因为“青春暮”暗指时光匆匆,春光将逝。江面上,“江上旌旂白日斜”描绘了旗帜在夕阳下显得孤独而飘摇,增添了寂寥之感。
“征马萧萧愁积雨”进一步渲染了旅人的愁绪,马匹因连日阴雨而发出低沉的嘶鸣。最后一句“客帆隐隐送飞霞”以帆影在晚霞中渐行渐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长久的眺望期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清明时节的凄清氛围,以及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