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城听角

十年游子在天涯,一夜秋风又忆家。

恨杀叶榆城上角,晓来吹入小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榆城听角》是明代僧人天祥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游子在外漂泊多年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首句“十年游子在天涯”,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个在外漂泊了十年的游子。这里的“天涯”不仅指地理上的遥远,更蕴含着心灵上的孤独与漂泊感。十年的时间跨度,既拉长了与故乡的距离,也加深了对家的思念之情。

次句“一夜秋风又忆家”,紧承上句,将时间限定在了一个特定的夜晚,秋风起时,游子的心被勾起了对家的深深怀念。秋风本是自然界的景象,但在游子的眼中,它却成了触发思乡情绪的契机,使得他对家的思念更加浓烈。

第三句“恨杀叶榆城上角”,表达了游子对某种特定声音的反感与无奈。这里,“叶榆城上角”指的是城楼上传来的号角声。在游子心中,这号角声仿佛是提醒他远离家乡的标志,每一次响起都让他感受到离家的痛苦与无奈,因此产生了“恨杀”的情感。

最后一句“晓来吹入小梅花”,以“晓来”承接前文的夜晚,暗示时间的流逝。而“吹入小梅花”则是一种巧妙的比喻,将号角声比作吹入梅花的声音,既形象地描绘了号角声的清脆与悠扬,也暗含了游子在清晨醒来时,依然沉浸在对家乡的回忆与思念之中,仿佛能听到梅花开放的声音,那是家乡的象征,也是他对家的向往与呼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游子在外漂泊多年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2)

僧天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暮春病怀

落花满地雨丝丝,九十春光又别离。

行乐送春犹有恨,那堪多病过花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寄西山石隐

碧鸡山上雪,想可埋岩房。

老僧冻不死,烧叶生微阳。

我欲往从之,杳杳川无梁。

日落尚延伫,心随归鸟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长相思

长相思,相思长,有美人兮在扶桑。

手攀珊瑚酌霞气,口诵太乙朝东皇。

鲸波摩天不可航,矫首欲渡川无梁。

去时遗我琼瑶章,蛮笺半幅双鸳鸯。

鸳鸯不飞墨色改,揽涕一读三断肠。

前年寄书吴王台,西湖杨柳青如苔。

今年东风杨柳动,鸿雁一去何当回。

欲弹朱弦弦断绝,欲放悲歌声哽咽。

孤鸾夜舞南山云,花渍帘前杜鹃血。

思君不如天上月,夜夜飞从海东出。

月明长傍美人身,美人亦近明月轮。

褰衣把酒问明月,中宵见月如见君。

长相思,长如许。

千种消愁愁不消,乱丝零落多头绪。

但将泪寄东流波,为我流入扶桑去。

形式: 古风

寄仲翔外史

天涯又索居,岁晏近何如。

远水苍茫外,空山寂寞馀。

老逢诸事懒,病觉故交疏。

想见多闲暇,应修辅教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