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姚镛所作,题为《见赵章泉》。诗中描绘了对赵章泉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独特人格和文学成就的赞美。
首句“秉芳独向章泉老”,赞扬赵章泉先生如同高洁之花,独自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品质。接着,“四海儿童以字传”表达了赵先生的学问和名声广布四方,连孩童都通过学习他的文字而受益,彰显其教育影响深远。
“特诏难更高士服”一句,借古代帝王的特诏难以超越赵先生的高尚品德,进一步强调了他对道德和人格的卓越追求。而“好诗多入贾人船”则指出赵先生的诗歌作品深受商贾喜爱,不仅在文人雅士间流传,也跨越了阶层界限,影响广泛。
“行窝冷落熙宁后”描述了赵先生晚年生活的简朴与宁静,与熙宁年间(北宋时期)的繁华形成对比,体现了他不慕名利、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放鹤风流景祐前”则通过放鹤这一行为,展现了赵先生的洒脱与风雅,与景祐年间(北宋时期)的文人风范相呼应。
最后,“一代典刑能几见,愿从几杖阅耆年”表达了对赵先生作为一代典范的珍视,以及希望在年老之时能从他的言行中汲取智慧和教诲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赵章泉先生生平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力,表达了对这位学者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