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南仲祭诗

昭阳作噩冬,愁云凝上苍。

我堕溪谷底,卤莽闻公丧。

哲人困中寿,颇谓告者狂。

继执邸吏符,踯蹢抽肝肠。

又闻敛魂魄,玉色貌愈强。

环泣甚危苦,精气都不扬。

一朝委垕地,千岁还天常。

峨冠谢成均,射策何巍昂。

连践中秘书,检校四库藏。

象纬识校尉,篇编嘉议郎。

麟游夜阁黑,凤去旻霄黄。

惟初典郡学,吐血谤可伤。

积叠高于山,党谳空销亡。

故老解嘘枯,新人工绝吭。

灼灼藻火衣,可使绽作裳。

竟罢奉面对,射策裨君王。

愧负临轩恩,穹林摧栋梁。

往者流传诬,圣贤失堤防。

颓裂在眼前,悽怆遥相望。

二纪获敬事,实亚衿佩行。

尝窃季弟称,朽秽敢自将。

束教濡雨露,采撷参差香。

虽罹颠沛忧,梦寐敢自忘。

翻思说待对,按述何微茫。

嗟此盛壮时,倾耳殊匆忙。

但觉异清浊,安知为死生。

发栉逮细碎,罗列置箧箱。

前年日重九,西归旧台城。

蒙索新句咏,挛缩纸半张。

卷头七字吟,持以献我兄。

称许极铢两,逢人便增评。

出示巩雒跋,文字逾西京。

鼎器写饕餮,肉翅两目长。

款曲弥日留,振刷家苑翔。

池水正清洁,硕果乱纵横。

斯时惜晼暮,玄袂攲秋阳。

徐步引升榭,如诉后别殃。

命之返里庐,凭籍蜚晚英。

读书与析理,旦旦拘限程。

尔搜嵩涧微,乙亥事颇详。

谨勿摹巷记,视此小传成。

亦勿痛拣择,因笔为文章。

倚棹望江浦,披榛穿翳荒。

掊击祛鬼野,乡志始窜更。

警策入心腹,陡谓千驷轻。

谁子料承应,才间一籥赢。

敕厨具节馔,髹盘糕菊芳。

终席岌飞动,漏下楼鼓镗。

划见睽孤占,覢覢拖晶荧。

姬孔情可测,一身行自当。

日斜亡集舍,螯跪亡妖祥。

国典啬左丘,地下收回商。

师门锡休诔,恸哭发幽荣。

滕抱倏怊怅,薛撰方施行。

茂洪既篹缀,彷佛日月光。

门户变化久,咫尺未可量。

贫疢裹祭缓,偶然值清明。

雨寒送魂来,素筵见亲情。

熟食侑介推,覆杯嗥后皇。

谅此心靡他,庶几下歆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文璞为他的朋友南仲所作的祭文,表达了对南仲的深深哀悼和怀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昭阳冬日的阴郁景象,象征南仲的不幸离世,以及诗人听到噩耗后的悲痛与震惊。诗人回忆了南仲的才华横溢,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对学问的热爱,以及他为官时的勤勉和清廉。然而,南仲的生命却在壮年时突然结束,令诗人感到无比痛惜。

诗中提到的“麟游夜阁黑”、“凤去旻霄黄”等句,寓言南仲的去世如同麒麟和凤凰的离去,象征着他的光芒不再。诗人感叹自己未能尽职陪伴,只能通过写作来表达哀思,同时也表达了对南仲品德的赞美和对他身后事的关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南仲的敬仰和自己的愧疚,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和对亡者的怀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死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充满哀思和敬仰的祭文佳作。

收录诗词(261)

周文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林

苍苍一林石,零散少存者。

分携多子孙,不胜落田野。

虚堂有天就,乃在绝壁下。

存者宁非真,散者亦已假。

相君久藏山,远客初系马。

幽玩埋莓苔,孤嘀坐梧槚。

方咏兹游清,未敢泥风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再游九溪

昔年九溪十八涧,今度见之逾清真。

静依落落石路晚,闲绕寂寂山家春。

可怜潺湲似留客,更觉曲折能随人。

得得杖藜来尽目,野棠山杏亦精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吊友人朱子大

与君昔并丹阳船,形容惘怆俱可怜。

自说宅囿及百年,藏三小山出云烟。

土伯小庙自题扁,持照清池分丑妍。

吁嗟先君方下世,侄子卖半相炒煎。

出寻方伯待救护,与我密者才万钱。

是身灾疢恐凋谢,语未脱口吁皇天。

那知君今亦逝川,洪崖白石梦杳然,竟从他姓改受廛。

呜呼,朱君无归,归来但见空屋椽,入抱山骨于黄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吊青溪姑词

投余兮绿波,彼土偶兮柰何。

余魂兮无依,依余兄兮山阿。

兄姿兮甚雄,青骨兮朱弓。

称天兮诉余冤,令谗夫兮不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