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汎舟有约不至

月上未上半衔烟,与客携壶舣舸船。

乍看潮涨流涓涓,倏忽汪洋溢百川。

须臾雾散进婵娟,金波荡漾不成圆。

疏篱茆屋两三椽,野人濯足临溪边。

冷然一棹去如仙,中流击楫更扣舷。

放歌宛转酒杯传,半酣白眼望青天。

美人家住城之偏,重门关钥信杳然。

思而不见空回旋,沈竿没缆水溅溅。

入竹穿萝袅袅牵,主人呼酒尚流连,客子披襟拥露眠。

此中胜事难尽宣,人生行乐须少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泛舟于秋夜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孤独的氛围。首句“月上未上半衔烟”以月未完全升起,只露出半边,被轻烟缭绕的形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夜晚景象。接下来,“与客携壶舣舸船”则引入了与友人的相聚,但很快又转向了对友人未至的遗憾。

“乍看潮涨流涓涓,倏忽汪洋溢百川”两句,通过潮水从涓涓细流到浩瀚汪洋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起伏。紧接着,“须臾雾散进婵娟,金波荡漾不成圆”描绘了雾散月现,金波在水面荡漾却未能形成完美的圆,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缺憾或期待。

“疏篱茆屋两三椽,野人濯足临溪边”描绘了一幅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画面,野人在溪边洗脚,与自然和谐共处。随后,“冷然一棹去如仙,中流击楫更扣舷”则展现了诗人泛舟时的自由与超脱,仿佛置身仙境。

“放歌宛转酒杯传,半酣白眼望青天”表现了诗人饮酒作乐的情景,半醉的状态让他的目光变得悠远,直视青天,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接着,“美人家住城之偏,重门关钥信杳然”描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美好居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思而不见空回旋,沈竿没缆水溅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好事物的思念之情,即使无法触及,也依然心存向往。最后,“入竹穿萝袅袅牵,主人呼酒尚流连,客子披襟拥露眠”描绘了与主人共饮畅谈,直至深夜的情景,以及客人的自在与放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孤独与遗憾的深刻感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代柬答梁叔熹

去年南浦南,珠江北,送子惨澹无颜色。

九江冥冥庐山远,岭树迢遥望不极。

两年不见定何如,赖尔鸿书报消息。

新诗往往堪解颐,无乃偏得江山力。

我有閒吟数百篇,非子之好谁记忆。

自从一病掩柴扉,镇日沈吟卧枕席。

向来促膝谈诗伴,经月何曾通一刺。

偶然思子但寄诗,从今亦懒拈笔墨。

形式: 古风

送梁生游江右

春水碧如油,春光淡宕浮。

离亭数斗酒,彭蠡一扁舟。

彭蠡湖边一雁度,白云冉冉依江树。

到日萱花明寿杯,别来池草添新句。

滕王阁前新水生,徐孺宅前孤月明。

君行觅得西江鲤,好向天南一寄声。

形式: 古风

过采石吊李太白

长江碧潆洄,青山莽明灭。

采石流朱英,灿烂瑶台阙。

忆昔夜郎初度时,宫锦袍鲜湛羽卮。

一杯浊酒一篇诗,忽然骑鲸蹑斗箕。

迩来不知千百载,但见文采照江湄。

冯夷宫,鲛人窟,奔涛逆浪不能平。

万顷烟波沈海月,月沈犹可掇,水逝无还期。

孤云叆叇晴天没,与尔停杯一问之。

阳乌何东升,玉兔何西驰。

纵有长生药,那管鬓边丝。

贤达既寂寞,饮者谁留名。

吸尽长江水,不能实瓶罂。

升沈贵贱何曾定,请看离离水上萍。

险莫险兮马嵬之回湍,难莫难兮蜀道之七盘。

人情倾仄与波澜,谁将一日醉,易此供奉班。

长安市上红尘满,归来沧海弄潺湲。

沈香亭,金銮殿,伊昔豪华不可见。

蛾眉翠黛波盈盈,髣髴太真擎玉砚。

我来访古不胜愁,缥缈长空倚暮楼。

澄波一抹飞云尽,三山点点若浮沤。

形式: 古风

戏赠医士从戎限韵

梁生家世八闽人,少小学书并学剑。

近得龙宫不死方,炼就昆吾跃冶焰。

朝寻山顶采黄精,夜倚旄头看紫电。

匣里龙蛇或一吼,袖中黄白将九转。

逃名岂学吴门隐,排难儗飞聊城箭。

朅来海上请缨去,漫尔壶中施药遍。

芙蓉七宝冲星孤,芝草三花带露碾。

隔垣且窥越人脏,射生须溥单于面。

功成铸剑来种药,海外三山任游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