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襄阳米芾祠(其一)

千峰映碧湘,真叟此中藏。

饭不着石吃,眉应似发长。

枫梩支酒瓮,鸐风落琴床。

强效忘机者,斯人尚未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千座山峰倒映在碧绿的湘江上,真正的隐士就隐居在这里。
他连石头也不用,直接以自然食物为食,他的眉毛可能都长到像头发一样了。
他在枫木勺子的帮助下打开酒瓮,而鸟儿落在了他的琴床上。
他努力效仿无欲无求的人,但这个人的心中似乎并未完全忘却尘世。

注释

千峰:众多山峰。
映:倒映。
碧湘:碧绿的湘江。
真叟:真正的隐士。
饭不着石吃:不用石器取食。
眉应似发长:形容眉毛浓密如发。
枫梩:枫木勺子。
支:支撑。
酒瓮:酒坛。
鸐风:鸟儿。
落:落下。
琴床:琴台。
强效:尽力模仿。
忘机者:无欲无求的人。
斯人:此人。
尚未忘:并未忘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题襄阳米芾祠(其一)》。诗中描绘了一幅隐逸高士的画面:在青翠的山峰倒映在湘江之中的环境中,有一位名叫"真叟"的隐者悠然自得。他生活简朴,连石头也不用来烹煮食物,可能暗示了他的超脱物外;他的眉毛可能因为年长而显得与头发一样长,形象生动。米芾祠内,枫木勺子支撑着酒瓮,鸟儿在琴床上栖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诗人借此表达对米芾这样一位试图忘却世俗机心的人的敬仰,然而,这位"忘机者"似乎并未完全忘怀尘世,流露出一丝人间烟火气。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景物和人物细节,展现了米芾祠的清幽以及主人的个性特点。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颜徒贫乐斋二首(其一)

衡门低首过,环堵容膝坐。

四旁无给侍,百衲自缠裹。

论事直如弦,观书曲肱卧。

饥来或乞食,有道无不可。

形式: 古风

颜阖

颜阖无事人,躬耕自衣食。

翩翩鲁公子,要我从事役。

轺轩来在门,驷马先拱璧。

出门应使者,陇上不谋国。

心知误将命,非敢惮行役。

使人返锡命,户庭空履迹。

中随卫侯书,起作太子客。

谁能明吾心,君子蘧伯玉。

形式: 古风

濂溪诗

溪毛秀兮水清,可饭羹兮濯缨,不渔民利兮又何有于名。

弦琴兮觞酒,写溪声兮延五老以为寿。

蝉蜕尘埃兮玉雪自清,听潺湲兮鉴澄明。

激贪兮敦薄,非青蘋白鸥兮谁与同乐。

津有舟兮荡有莲,胜日兮与客就閒。

人闻拿音兮不知何处散发醉,高荷为盖兮倚芙蓉以当伎。

霜清水寒兮舟著平沙,八方同宇兮云月为家。

怀连城兮佩明月,鱼鸟亲人兮野老同社而争席。

白云蒙头兮与南山为伍,非夫人攘臂兮谁余敢侮。

形式: 古风

薄薄酒二章(其二)

薄酒终胜饮茶,丑妇不是无家。

醇醪养牛等刀锯,深山大泽生龙蛇。

秦时东陵千户食,何如青门五色瓜。

传呼鼓吹拥部曲,何如春雨一池蛙。

性刚太傅促和药,何如羊裘钓烟沙。

绮席象床雕玉枕,重门夜鼓不停挝。

何如一身无四壁,满船明月卧芦花。

吾闻食人之肉,可随以鞭朴之戮。

乘人之车,可加以鈇钺之诛。

不如薄酒醉眠牛背上,丑妇自能搔背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