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原泉有本养渊渟,更似端人见底清。
竹色山光朝暮在,当知涵碧不虚名。
这首诗《涵碧池》由宋代诗人韦骧所作,通过对“原泉有本养渊渟”的描绘,展现了水之源头的深邃与宁静。接着,“更似端人见底清”一句,将水的清澈比作正直之人的心灵,寓意深远。后两句“竹色山光朝暮在,当知涵碧不虚名”,则进一步渲染了池水周围的自然美景,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竹林的翠绿与山峦的苍茫都与池水相映成趣,彰显出“涵碧”之名并非虚传。整首诗以水为线索,巧妙地融入自然景观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不详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座隅平地是云山,爽气无穷六月寒。
梦得祗知图未善,不知能画不能完。
堂堂一道出山腰,色似垂缣响似潮。
何必枕流图洗耳,坐观已觉俗尘消。
谁磨紫石作双鱼,绕以清流泛酒觚。
祗使幽人添醉逸,山林未快忆江湖。
峨然危构冠山巅,以傲名亭傲可贤。
不与世人论是否,谁能来此卧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