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刘静之光禄

怪来何事不相容,久别那堪意气慵。

春到莺声求友切,斋悬榻影带云封。

萧萧华发还同社,渺渺苍波任去踪。

松竹岁寒吾敢负,不妨时醉酒家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邹元标所作的《访刘静之光禄》。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拜访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怪来何事不相容,久别那堪意气慵。”开篇即以疑问和感慨引入,表达了诗人因长久分别而产生的不解与无奈,以及重逢时可能面临的意气消沉。这里的“不相容”并非指物理上的排斥,而是情感上的疏离,反映出长时间的分离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颔联“春到莺声求友切,斋悬榻影带云封。”转而描写春天到来时,黄莺的啼鸣更加急切地呼唤着朋友,仿佛在诉说着对相聚的渴望。同时,诗人想象自己斋居时,榻影被云雾笼罩,更添了几分孤独与期待。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生动景象,巧妙地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颈联“萧萧华发还同社,渺渺苍波任去踪。”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衰老与社会的变迁相结合,暗示了时光流逝、人事沧桑的主题。同时,“萧萧华发”与“渺渺苍波”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后者则寓意着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这一联既表达了对老友的关怀,也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尾联“松竹岁寒吾敢负,不妨时醉酒家佣。”以“松竹岁寒”比喻坚贞不渝的友情,表明诗人即使面对生活的艰难,也不会辜负这份深厚的友谊。同时,“不妨时醉酒家佣”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乐趣,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态度。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同时也传达了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追求。

收录诗词(316)

邹元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 字:尔瞻
  • 号:南皋
  • 籍贯:江西吉水
  • 生卒年:1551—1624

相关古诗词

桐江晤徐献和廉访使

三十馀年老弟兄,相思几度梦魂惊。

忽闻青雀云间至,不觉幽怀座上倾。

世味尝来偏磊磈,人情阅处太纵横。

匡庐乞得閒身地,岁晚相期共耦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少白先生归三吴

原是清朝执戟臣,翻然孤艇度迷津。

乍看紫气神偏王,久听玄谭意自真。

笔底青山堪寄老,腰间宝剑未为贫。

悬知别后遥相忆,江草江花入梦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谢李廉访题仁文书院

西山凝望耸岧峣,宪府中开爽气摇。

历乱鹅群随綵笔,蹁跹凤翥下青霄。

河滨岂合当题品,院宇真看动斗杓。

千载伫瞻从此始,况堪棠荫见文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题阳明先生像六首(其一)

登坛济济说良知,不著丝毫更数谁。

抛却语言诸伎俩,日星千古自昭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