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溱头桥读桥上碑记知为郭林宗访汝南处

澄之不清淆不浊,一水遥遥隔芳躅。

长虹驾空石砺齿,兴来踏月深怀企。

几日离居鄙吝生,两心相印槃阿矢。

由来处士虚声尚,隐囊玉尘标清望。

论治要争伊吕先,抗怀宛在黄农上。

岂知家国误虚谈,正坐身心习疏放。

责实知谁副盛名,汪波千顷汝南清。

朝廷自著钩党籍,乡里终留月旦评。

角巾垫处停华毂,一见倾心写金玉。

对客谁夸御李来,入林岂信攀嵇独。

想见扶阑并辔游,渺渺烟波人上头。

赠芍已忘周岁月,题桥谁续汉春秋。

桥下丰碑作人语,似记前贤曾住处。

峻极嵩高入望遥,流水无声背人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简钧培的《过溱头桥读桥上碑记知为郭林宗访汝南处》描绘了一幅幽静而深远的画面。首句“澄之不清淆不浊”,以水的清澈比喻郭林宗的品性,既非世俗的浑浊,也不流于平淡。"一水遥遥隔芳躅"则暗示了林宗的足迹虽远,但其精神犹在。

"长虹驾空石砺齿"运用奇特的意象,描绘出林宗如虹般高洁的人格,"兴来踏月深怀企"表达了对他的仰慕与追思。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对比,揭示了林宗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他追求的是伊尹、吕尚那样的治世理想,而非虚名。

"朝廷自著钩党籍,乡里终留月旦评"反映了林宗虽被误解,但民间口碑依旧。"角巾垫处停华毂"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停车驻足,对林宗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赠芍已忘周岁月,题桥谁续汉春秋"则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后人的期待。

最后两句"桥下丰碑作人语,似记前贤曾住处"和"峻极嵩高入望遥,流水无声背人去"以碑记和流水象征着林宗的精神永存,尽管岁月流逝,但他的影响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郭林宗的赞美,表达了对高尚人格和淡泊名利精神的推崇,以及对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4)

简钧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鹰雏行和黄树斋同年爵滋

炎风扇空火云炽,赤日腾腾百鸟避。

羽毛虽丰非所遭,不信尔鹰能自豪,且向大树将翔翱。

树上寄危巢,树下坦行路。

雏饥求食母为哺,谁知反触行人怒。

绕树三匝枝无依,尔雏弱小斯见羁。

别离生死不相顾,母鹰当亦愁高飞。

可怜得食还相觅,人海茫茫地频易。

住久阶除性亦驯,早经忧患神犹惕。

母鹰日昨檐前呼,频来频去声乌乌。

读君新诗我增感,天涯病羽伤羁孤。

解绦纵去亦何有,只恐云霄忘回首。

本无责报听尔为,尚有余思待君剖。

君不见西风转瞬辽天廊,平原漠漠鸱声恶。

刺空愿尔慎驱除,毋令累百输一鹗。

形式: 古风

行乐昌乱山中

境僻斧声绝,天高入影微。

乱峰青不断,孤树绿无依。

踪迹惭蓬转,逍遥羡鸟飞。

山腰有茅舍,补屋待云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谒张文献祠

千仞居然一径通,名臣俎豆至今崇。

试将廊庙擎天手,犹著家山辟地功。

揽辔频闻徵草泽,当关曾此失英雄。

如何朔雪炎风里,每向歧途叹转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泊舟江浒

沽得新丰酒,来停京口桡。

江声寒挟雨,人语晓乘潮。

地控南徐险,山连北固遥。

扬舲待明发,泼眼又金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