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魏时敏所作,名为《题羲之墨沼图》。诗中描绘了对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艺术成就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高妙与深远影响。
首句“风流晋右军”直接点名了王羲之的身份,以“风流”二字形容其人格魅力与艺术风采,将他置于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千古播清芬”则进一步强调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深远影响,如同清新的香气一般,穿越千年时光,依然令人回味无穷。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羽客鸣寒磬,幽人坐白云”,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静谧祥和的氛围,仿佛王羲之的书法如同仙乐般悠扬,又如云中隐士般淡泊名利,表达了对王羲之艺术境界的高度推崇。
“鸥波生笔阵,墨沼乱鹅群”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王羲之的书法比作波浪中的鸥鸟,自由翱翔;又比作墨池中的鹅群,活泼欢快。这些形象不仅描绘了书法作品的动态美感,也体现了王羲之书法的灵动与生机。
最后,“却笑曾书破,羊欣白练裙”两句,以幽默的方式收尾,既是对王羲之书法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后世书法大家的赞赏。这里暗含着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扬,以及对后来者在书法道路上不断探索、超越的鼓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古代大师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也反映了书法艺术在中国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