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书愤》,作者程畹是清代诗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花飞草长太无情"以自然景象起笔,感叹岁月无情,人生短暂。接下来的"百感多于静处生",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绪,静思时更容易触发各种思绪。
"未死岂甘忘骨肉"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即使面临生死,也不愿忘记亲人。"有生何苦负聪明"则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的才智感到自豪,不愿辜负自己的聪明才智。"处囊壮志应无用",诗人认为自己的壮志在现实中可能难以施展,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失落。
"跃冶文心不肯平"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即使处境艰难,也坚持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艺术的激情。最后两句"蜗角祇今余一笑,向来容易说功名"以微小的蜗角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渺小,而过去的功名利禄如今看来只是笑谈,流露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的感慨,也有对自我价值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