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南轩张先生下世感惋有作(其二)

中原天意定何如,岂谓人才不素储。

前辈老成今殄瘁,丁年豪隽重萧疏。

武侯岁晚出师表,贾谊平生流涕书。

社稷无疆恩泽厚,小臣何敢议盈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中原的天意究竟如何,难道说平日里就没有储备人才?
前辈的成熟人才如今凋零,年轻有为的人才也显得稀少。
像诸葛亮晚年写出《出师表》,贾谊一生都怀着悲痛写下文章。
国家的恩惠深如大海,微臣怎敢妄论它的满溢或不足。

注释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
天意:古人对命运和国家大势的看法。
人才:指有才能的人。
素储:平时的储备,这里指预先培养的人才。
殄瘁:形容人才凋零。
丁年:壮年时期。
豪隽:杰出、优秀的人才。
萧疏:稀少、匮乏。
武侯:指诸葛亮。
师表:诸葛亮的《出师表》,象征着忠诚与责任感。
贾谊:西汉政治家,以忧国忧民著称。
涕书:含泪写下的文章,表达悲痛之情。
社稷:古代国家的代称,社为土神,稷为谷神。
恩泽:帝王或国家给予人民的恩惠。
盈虚:指事物的盈满和空虚,引申为国家的兴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不被重用的感慨和对前辈之事的怀念。首句“中原天意定何如”直接提出问题,询问天命所归何处,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困惑。接下来“岂谓人才不素储”则表达了对于人才被埋没的担忧。

“前辈老成今殄瘁”写出了前辈英雄晚年凋零的景象,带有一种英雄暮年的苍凉感。紧接着“丁年豪隽重萧疏”则描绘了历史上的豪杰如同落叶般凋零,这些字眼都传达了一种时代变迁、英雄不再的悲壮情怀。

“武侯岁晚出师表,贾谊平生流涕书”两句引用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如诸葛亮和贾谊,他们在生命晚期或一生中都有感慨之言,这里通过引用的方式加深了诗人对于人才埋没的哀叹。

最后“社稷无疆恩泽厚,小臣何敢议盈虚”表达了对国家和君王恩泽的感激,同时也表现出作为小臣,自己不敢随意评论国事,只能保持谦卑之心。

整首诗语言古朴、情感深沉,通过历史的引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忧虑和对英雄时代的怀念。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闽宪克庄以故旧托文公五世孙明仲远徵鄙文老退遗弃散逸荷伯宗用昭止善浩渊子勖至善及余表侄孙陈谊予兄子丰仲弟之婿贾熙用昭之从子大年等十馀人寒冬连旬日夜录之得五十卷亦已劳矣赋此为谢

老去斯文付寂寥,寒枝枯甲一遗蜩。

虚言自叹真何补,好友相求不惮遥。

败箧尘埃烦数子,破窗风雨每连宵。

诗成明日寻梅去,共看春风转斗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哭亡友胡达材(其一)

少日徐卿子,他年董相孙。

敛藏神气重,进止德容尊。

人物当今叹,风流雅望存。

拊棺疑不死,谁与赋招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哭亡友胡达材(其四)

嗟我论交重,相知照胆明。

十年离合地,今日死生情。

惊定心犹碎,悲来泪独倾。

绝怜江上梦,一一话生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哭亡友胡达材(其三)

匹马劳山县,风霜度十旬。

能令万人活,不计百年身。

事业秋毫尽,声华白日沦。

之人才筦库,谁独上麒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