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柳亚子悼念周实丹烈士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龙的难以驯服,暗示烈士的刚烈性格和不易屈服的精神。"淮南秋老桂先焚"暗指烈士在艰难环境中牺牲,如同秋天的桂树先凋零。诗人表达了对烈士三年牺牲的沉痛和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如苌叔和伯仁的典故,体现了烈士的悲剧性和无辜牵连。
"嚼血梦中犹骂贼"形象地刻画了烈士即使在梦中仍不忘抗争的坚韧,而"行吟江上苦思君"则表达了诗人对烈士深深的怀念和哀思。最后,"新亭风景今非故,遗恨悬知目尚瞋"以景结情,感叹时移世易,烈士的遗恨和愤怒仿佛仍在眼前,表达了诗人对烈士深切的哀悼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烈士的敬仰与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