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游三首(其三)

洞庭何渺茫,衡岳何崔嵬。

风飘回雁雪,美人归未归?

我有紫瑜佩,留挂芙蓉台。

下有蛟龙峡,往往兴云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守仁的《南游三首》之三,通过描绘洞庭湖的浩渺与衡山的巍峨,营造了一种深远的意境。诗中以“风飘回雁雪”开篇,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融合,仿佛在述说着一种等待与思念之情。接着,“美人归未归?”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关怀和期待。

“我有紫瑜佩,留挂芙蓉台。”这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紫瑜佩代表了珍贵的物品或美好的情感,而芙蓉台则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一个美好之地,两者结合,既展现了诗人的怀旧之情,也暗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视。

最后,“下有蛟龙峡,往往兴云雷。”通过描述洞庭湖边的蛟龙峡谷,以及峡谷中不时兴起的云雷,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以及对未来未知事物的探索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忆昔答乔白岩因寄储柴墟三首(其一)

忆昔与君约,玩《易》探玄微。

君行赴西岳,经年始来归。

方将事穷索,忽复当远辞。

相去万里馀,后会安可期?

问我长生诀,惑也吾谁欺。

盈亏消息间,至哉天地机。

圣狂天渊隔,失得分毫釐。

形式: 古风

忆昔答乔白岩因寄储柴墟三首(其二)

毫釐何所辩,惟在公与私。

公私何所辩,天动与人为。

遗体岂不贵,践形乃无亏。

愿君崇德性,问学刊支离。

无为气所役,毋为物所疑。

恬淡自无欲,精专绝交驰。

博弈亦何事,好之甘若饴?

吟咏有性情,丧志非所宜。

非君爱忠告,斯语容见嗤。

试问柴墟子,吾言亦何如?

形式: 古风

忆昔答乔白岩因寄储柴墟三首(其三)

柴墟吾所爱,春阳溢鬓眉。

白岩吾所爱,慎默长如愚。

二君廊庙器,予亦山泉姿。

度量较齿德,长者皆吾师。

置我五人末,庶亦忘崇卑。

迢迢万里别,心事两不疑。

北风送南雁,慰我长相思。

形式: 古风

一日怀抑之也抑之之赠既尝答以三诗意若有歉焉是以赋也(其一)

一日复一日,去子日以远。

惠我金石言,沉郁未能展。

人生各有际,道谊尤所眷。

尝嗤儿女悲,忧来仍不免。

缅怀沧洲期,聊以慰迟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