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描绘兰花的元代诗歌,由贡性之所作。诗中以“吴刚斫断云根石”开篇,巧妙地将神话传说融入自然景观的描绘之中,赋予了画面以神秘与壮丽的色彩。吴刚是古代神话中的砍伐月宫桂树的仙人,此处借以象征兰花生长环境的险峻与独特。
“不数珊瑚高百尺”,通过对比珊瑚的高大,强调了兰花虽非珊瑚般高耸,却也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珊瑚常被用来形容珍贵的事物,这里用来形容兰花,既突出了兰花的珍贵,又暗示了其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
接下来,“美人林下独含愁”,将兰花拟人化,赋予其女性的特质,描绘出兰花在林间独自忧愁的情景,增添了几分柔美与哀愁的氛围。兰花通常被视为高洁、幽雅的象征,这里的“美人”形象,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意象。
最后,“霹雳一声山鬼泣”,以自然界的震撼声响作为结尾,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动态感,还营造了一种神秘而略带凄凉的意境。山鬼的哭泣,可能是对兰花孤独处境的同情,也可能是对自然美景被破坏的哀叹,这样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将兰花的美丽、高洁与孤独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