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歌词,以哀悼之情,颂扬了逝者高尚的品德与卓越的才能。开篇“德与才高位不酬”,表达了对逝者在高位上未能得到相应回报的惋惜,同时也暗示了逝者品德与能力的非凡。接着,“大钧杳默向谁尤”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世界比作无法言说的大钧,表达了对逝者无人能及之才的赞叹。
“剖符政化传沂水,握节威名振宛丘”两句,通过“剖符”和“握节”的典故,赞美逝者在政治治理上的成就以及军事威望的显赫,分别引用了孔子周游列国时路过沂水和汉代名将霍去病在宛丘的典故,形象地展现了逝者的影响力和功绩。
“心悟三乘真合觉,学该九域独推优”则进一步赞扬了逝者在哲学和学问上的深刻理解和广泛涉猎,暗示其思想境界之高远,学问之博大精深。
最后,“雁行影拆元龟丧,泪洒西风不忍收”以自然景象为喻,描绘了逝者离世后,如同雁阵中的影子消失,如同元龟(古代象征长寿的神兽)的逝去,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哀痛之情,同时“泪洒西风”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挽歌词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回顾和对其品德、才能、学识的赞誉,以及对逝去的哀悼,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敬意,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