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文举

徵书召晦迹,行行戒徂征。

五星耀东井,群贤集天京。

盛运贵文衡,选萃得其英。

白发映锦服,遐龄播嘉名。

雄谈薄侯伯,神若楚水清。

纽印归故邑,荣辱忘所惊。

帘垂公馆静,宾阶苔藓生。

读书坐秋夜,义训戒诸婴。

澹泊守中素,勖哉重高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元代叶兰所作的《赠杨文举》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杨文举的赞美与敬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杨文举的才华、品德以及生活状态。

首句“徵书召晦迹,行行戒徂征”,以“徵书”象征朝廷的召唤,而“晦迹”则暗示杨文举隐居的生活状态,通过“行行”和“徂征”的对比,表达了对杨文举从隐居到出仕的转变的感慨。

接着,“五星耀东井,群贤集天京”,以“五星”和“东井”象征杨文举的才华出众,与“群贤集天京”相呼应,强调了他受到众多贤士的推崇和聚集。

“盛运贵文衡,选萃得其英”,进一步赞扬杨文举在文坛的地位和才能,将他比作文衡(即文官),并指出他的才能被广泛认可和选拔。

“白发映锦服,遐龄播嘉名”,通过“白发”与“锦服”的对比,既表现了杨文举年长而依然保持高洁的形象,又暗示了他的名声远播。

“雄谈薄侯伯,神若楚水清”,以“雄谈”形容杨文举的言论深邃有力,与“薄侯伯”形成对比,突出了他的智慧和影响力。“神若楚水清”则以楚水清澈的比喻,赞美他的精神品质如同清澈的水流,纯净而深远。

“纽印归故邑,荣辱忘所惊”,描述了杨文举回到故乡的情景,即使面对荣辱,也能淡然处之,体现了他的豁达与从容。

“帘垂公馆静,宾阶苔藓生”,通过“帘垂”和“静”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同时“宾阶苔藓生”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

“读书坐秋夜,义训戒诸婴”,最后两句点明了杨文举的生活习惯和教育理念,他在秋夜读书,以正义的教诲告诫年轻一代,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后辈的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文举个人形象、才华、生活状态以及品德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76)

叶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话昔简钱朝阳方有若杞楚材

楚人问楚狂,狂也答行藏。

束发别乡里,出游文墨场。

扬帆渡北海,驱马登太行。

迢迢千里道,壮志横四方。

去赵入幽燕,倾都喜材良。

三省辟为吏,两监荐为郎。

奏书呈閟草,掌礼系鸣珰。

东宫及南馆,朝暮觐清光。

赐衣缀紫凤,禁脔割黄羊。

下御恩与宠,上祝尧与汤。

乐彼盛明时,兴言聊具扬。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幽居

幽居听风雨,淅沥敲蓬茨。

閒情适澹泊,荏苒委芳时。

静阅几上帙,饥采园中葵。

同心各异处,默默怀所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赠施茂异

青灯灿华馆,乐兹更漏长。

虽云俱客里,音语喜同乡。

意合具清燕,罗列杯与觞。

酒酣展图画,前贤鉴明唐。

河图运良机,错落星宿光。

追慕慨古今,墨迹记流芳。

兴言勉诸杰,后生那可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毕景昌之衡州同知

临晨开重关,悠悠车马度。

喧嘈语行人,祖饯簇如雨。

旌旆耀平沙,壶觞燕芳树。

离群岂无言,黾勉在衷素。

寒波渺湘云,幽兰蔼衡渚。

丈夫钟令姿,相交托迟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