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陆昌所藏杜用嘉画

姓氏去天才尺五,东原老人绪老甫。

何年西蜀来吴门,水木流芳有家谱。

老人工诗又工画,珠玉丹青绝高古。

即今此幅尤得意,野树村桥接江浒。

杖藜人去□孤云,踏破苍苔入深坞。

坤乾造化力能夺,图写经营心独苦。

继昌爱画素有癖,几度相求上门户。

装演成轴恣披玩,种菊窗前倍清楚。

兴来我亦为题诗,柏子香消日当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庸所作,名为《题陆昌所藏杜用嘉画》。诗中描绘了一幅由杜用嘉所绘的画作,画中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

首先,诗人以“姓氏去天才尺五,东原老人绪老甫”开篇,巧妙地将画中人物与历史上的两位杰出人物——东原老人和老甫相联系,暗示了画作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接着,“何年西蜀来吴门,水木流芳有家谱”两句,通过时间与地点的转换,展现了画作中西蜀与吴门两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强调了画作的地域特色与文化传承。

“老人工诗又工画,珠玉丹青绝高古”赞扬了画作的作者杜用嘉在诗歌与绘画两方面的卓越才华,将画作比作珍贵的珠玉与丹青,凸显其艺术价值与历史地位。“即今此幅尤得意,野树村桥接江浒”进一步描绘了画作中的场景,野树、村桥与江浒的结合,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杖藜人去□孤云,踏破苍苔入深坞”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画中人物的行踪与情感,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画中人物漫步于山林间的自在与惬意。“坤乾造化力能夺,图写经营心独苦”则表达了对画作背后创作过程的敬意,赞美了画家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表达。

最后,“继昌爱画素有癖,几度相求上门户”点出了画作的收藏者——陆昌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以及与画家之间的深厚友谊。“装演成轴恣披玩,种菊窗前倍清楚”描述了画作被精心装裱后,收藏者在窗前欣赏的情景,画面更加清晰,艺术氛围浓厚。“兴来我亦为题诗,柏子香消日当午”则是诗人自己对画作的感想与创作,表达了对艺术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画作的细腻描绘与情感抒发,不仅展现了杜用嘉画作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512)

徐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虎图

猛虎三子一子豹,山中穴居人不老。

咆哮欲出腥风生,树木动摇鹊频噪。

画师画此何所取,乃曰重重来报喜。

高堂展挂心胆惊,冯妇下车看未已。

食馀野兽身最肥,窝弓好避虞人机。

汉家将军真可拟,万里沙漠能扬威。

形式: 古风

龙图

乾坤上下云模糊,潜龙忽起从江湖。

头角峥嵘目如镜,百尺袅袅垂长须。

四灵之一为最灵,变化恍惚驱雷霆。

水晶宫殿在渊底,古今不许凡人扃。

频年旱灾损禾黍,处处家家望霖雨。

愿回枯槁作礼盈,莫置此身图画里。

形式: 古风

梅花双喜图

梅花莹白山茶红,夹叶重台开数丛。

绿衣小鸟自啁唧,灵鹊双双毛羽同。

羲和送日日杲杲,南国雪消春意好。

人间万物遂生成,不独多情到花鸟。

深闺美人娇一团,斗帐睡起愁春寒。

看花听鸟感物态,罗袖不捲凭阑干。

南枝欲寄征路遥,报喜不负千金宵。

天孙良会亦待尔,飞去银河横作桥。

形式: 古风

陶渊明归去图

满目山河非典午,为米折腰何独苦。

便从彭泽赋归来,买得兰舟到江浒。

家中长物虽长在,黄菊可携松可抚。

五株杨柳万条烟,依旧清阴上门户。

逍遥九日坐篱下,那得香醪具尊俎。

故人忽使白衣送,不畏山村暮冲虎。

今宵倾倒期尽醉,己觉故乡皆乐土。

丹青写入图画中,峻节高风照千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