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首(其二)

百年将底作津梁,直指心田是道场。

八万四千安乐法,只于此处可承当。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翻译

百年生涯如同渡河的桥梁
直接指向内心深处,这里是修行的场所

注释

百年:形容人生的长久。
将底:究竟,到底。
作津梁:作为渡过困难的桥梁。
直指:直接指向。
心田:内心深处。
是:表示判断。
道场:修行的地方,这里指精神修炼的场所。
八万四千:佛教用语,极言数量之多。
安乐法:能带来内心的安宁和快乐的方法。
只于此处:只有在这里。
可承当:能够承担或体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心月的作品,题为《颂古三首(其二)》。诗人以百年人生为喻,强调直面内心、修行悟道的重要性。他指出,真正的“安乐法”并非外在的追求,而是在于内心的直指和体悟,即“心田是道场”。这里的“八万四千”象征着佛法的广大和深奥,但真正的解脱和智慧就在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整首诗简洁明了,寓教于禅,引导人们关注内在修行,寻求精神上的安乐与解脱。

收录诗词(382)

释心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五○)

灵山一别二千年,圣世重逢岂偶然。

细掬清泉揩老眼,豁开云雾见青天。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四四)

尊临四海圣明君,步步毗卢顶上行。

自己法身只者是,巍然千古振佳声。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四三)

宸奎飞下九重天,凤舞鸾翔墨色鲜。

水石山云最佳处,慇勤一炷玉炉烟。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四一)

贤明宰辅圣明君,好语山中喜得闻。

愿饮淳风餐至化,五香敬作一炉焚。

形式: 偈颂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