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几度拟郊行,天公欠一晴。
水寒鱼绝影,林暝鸟藏声。
云敛天容净,雨馀山骨清。
津桥小盘薄,梅有数枝横。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想要出游郊外却因天气未佳而暂缓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期待。
“几度拟郊行,天公欠一晴。”开篇即刻画出诗人多次计划外出的愿望,但天气却不配合,没有一日晴朗。这里的“天公”指代上天或自然,用古人的语境来表达对自然规律的顺应。
“水寒鱼绝影,林暝鸟藏声。”此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外出时所见的情景。水面上因寒冷而看不见鱼儿的踪迹,树林中因光线昏暗而听不见鸟儿的歌声。这两句生动地展示了初冬季节的萧瑟氛围,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
“云敛天容净,雨馀山骨清。”这里,“云敛”意味着云朵覆盖,“天容净”则是形容天空纯净无暇。第二句中的“雨馀”指的是余下的细雨,而“山骨清”则用来形容山脉的轮廓在雨后更加清晰。
“津桥小盘薄,梅有数枝横。”最后两句写诗人行至一座小桥旁,看到桥面上的积水不深。同时,他注意到几枝梅花横亘其间,既是对景物的细致描摹,也让人感受到诗人的细心观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期待和对外出游乐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详
才出城山路,云收霁景呈。
乾端顿轩豁,山色更晶明。
远近烟村露,微茫野水横。
平头今七十,此地几经行。
远岫烟光合,天寒欲敛昏。
栖鸦依古木,归艇入前村。
岸隔山藏寺,潮生水到门。
川原浑似旧,伫立暗销魂。
回艇临塘路,牵夫欣路平。
归鸿千里近,过鸟一身轻。
溪派分头去,山光恋眼明。
松江水云际,屈指不多程。
宜烟宜雨更宜晴,竹底何妨枝带横。
雅致耻随春富贵,英姿不怕月分明。
吟边兴动诗添韵,醉里香传梦亦清。
一自孤山题品后,此花标格孰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