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行人倦游宦,秋草宿湖边。
露湿芙蓉渡,月明渔网船。
寒机深竹里,远浪到门前。
何处思乡甚,歌声闻采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人在秋天游历的景象和心情。开篇“行人倦游宦,秋草宿湖边”两句,通过对旅途疲惫和秋草繁盛的描写,表达了行者停歇于湖边的情形,这里的“宦”字暗示着远离家乡的官职生活。
“露湿芙蓉渡,月明渔网船”两句,则通过对湖上水生花卉(芙蓉)和夜晚渔夫渔网的描绘,展现了宁静而又有些许寒意的秋夜景色。这里的“露湿”和“月明”强调了清冷与明净的氛围。
接着,“寒机深竹里,远浪到门前”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而略显孤寂的情感。“寒机”指的是秋天的凉意,而“深竹里”则是行者隐居之地。远处的波澜声(远浪)抵达门前,更增添了一份萧索。
最后,“何处思乡甚,歌声闻采莲”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在这里,“采莲”不仅是指摘取荷花,也隐喻着寻找心灵的安慰和平静。诗中的“歌声”,可能是在夜晚的宁静中响起,增添了一份温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行者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作者在秋天的旅途中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不详
芳草离离思,悠悠春梦馀。
池亭千里月,烟水一封书。
诗想怀康乐,文应吊子胥。
扁舟恋南越,岂独为鲈鱼。
杉风振旅尘,晚景籍芳茵。
片水明在野,万花深见人。
静依归鹤思,远惜旧山春。
今日惜携手,寄怀吟白蘋。
大隐能兼济,轩窗逐胜开。
远含云水思,深得栋梁材。
吏散山逾静,庭闲鸟自来。
更怜幽砌色,秋雨长莓苔。
兰泽伤秋色,临风远别期。
东城草虽绿,南浦柳无枝。
直道岂易枉,暗投谁不疑。
因君问行役,有泪湿江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