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偶赋》,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诗中描绘了百姓在困境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官吏的贪婪无度。
首联“过岭囊箱下濑船,丁夫昼夜少安眠”,描述了劳苦大众在艰难的环境下,日夜辛勤劳作,却难以得到休息的情景。他们背负重物,穿越山岭,乘坐简陋的船只,生活艰辛。
颔联“薄田荡尽犹输税,恶客频来横索钱”,揭示了百姓不仅要面对自然环境的严酷,还要承受沉重的赋税和无端的敲诈。即使土地贫瘠,收成微薄,仍需缴纳赋税;而那些恶客则频繁上门,强行索取钱财,使得本已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
颈联“穷发东南皆赤子,举头西北有青天”,表达了诗人对广大苦难人民的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公正与希望的向往。尽管东南地区资源匮乏,但这里的人民都是无辜的赤子,他们抬头仰望的是象征公正与希望的青天。
尾联“不才无计苏民困,贪禄乘轩自赧然”,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无力解救民众困苦的无奈和羞愧。他承认自己才能不足,无法有效解决民生问题,只能在官位上享受俸禄,内心感到羞愧。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明代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境遇,以及诗人对于社会不公的深切忧虑和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