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滴泉岩归饮佃家,醉后题壁

几家板屋自成村,乔木阴多绿叶繁。

入市人归儿候路,登山客至犬迎门。

盘飧味厚供园韭,社酒香浓接瓦盆。

醉后懵腾岩下石,却疑身在谢公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几家板屋自成村”,简洁地勾勒出村落的自然风貌,板屋与村落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质朴的生活气息。接着,“乔木阴多绿叶繁”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生机勃勃,树木的茂盛不仅为村庄增添了绿色的点缀,也营造出一片清凉与宁静。

“入市人归儿候路,登山客至犬迎门”两句,通过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温馨。孩子们在路口等候归家的人们,而家中的狗则热情地迎接来访的客人,这些细节生动地体现了邻里之间的亲密关系和乡村生活的淳朴。

“盘飧味厚供园韭,社酒香浓接瓦盆”描绘了宴饮的场景,园韭的鲜美与社酒的醇香,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更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这里不仅体现了食物的丰富与美味,也反映了乡村社会中共享与和谐的文化氛围。

最后,“醉后懵腾岩下石,却疑身在谢公墩”以醉酒后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喜爱与留恋。他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与古代的谢公(谢灵运)相遇,流露出对自然美景和乡村生活的深深感慨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末民初时期江南农村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以及人们和谐共处的社会面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夜宿栖云岩

崱屴山门外,穿林一径分。

虫声春暖闹,竹露夜深闻。

水际沉孤月,松巅带片云。

禅堂清课早,香气遍氤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金瓜寮山庄偶成

层巇环幽僻,阴房苦寂寥。

石崇山径仄,李广野园饶。

偷果猿如贼,号林鸟类鸮。

瘴云飞作雨,过午辄萧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园楼偶兴

竹外斜阳映碧流,午前雨过绿阴稠。

花飞著网蛛惊攫,树影侵潭鸟误投。

万物静观多妙趣,半生守拙懒深谋。

曲栏倚遍天将晚,自放湘帘下小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雨后醉归,香山道中憩野人家

笋舆乘雨出郊扃,野叟迎人请暂停。

羡煞平畴无个事,鸦锄放处麦青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