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其一)

凝云淡淡山苍苍,天影下照生湖光。

渔舟散入绿蘋去,划破琉璃三四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淡淡的云彩笼罩着青山,天光透过云层映照在湖面上。
渔舟随意分散在绿色浮萍间,轻轻划过,留下几道波纹如同琉璃般明亮。

注释

凝云:凝聚的云层。
山苍苍:青翠的山峦。
天影:天空的倒影。
生湖光:湖面泛起的光影。
渔舟:打鱼的小船。
绿蘋:绿色的浮萍。
划破:划开。
琉璃:形容湖水清澈如琉璃。
三四行:两三行的痕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生动的山水景象,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

"凝云淡淡山苍苍"一句,以“凝云”来形容山峦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视觉与感官上的体验。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既表现了山的高远,又描绘了一种朦胧的美。

"天影下照生湖光"则通过光线的作用,把天空和湖面联系起来,展现出一种自然界中光与色的和谐统一。湖水在天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光芒,这是对景物的一种动态描绘。

接着,“渔舟散入绿蘋去”一句, 渔舟指的是捕鱼的人用的小船,这里“散入”意味着小船在湖面上随意穿梭,消失在茂密的水草之中。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象,还隐含了一种生活的从容自得。

最后,“划破琉璃三四行”则是对渔舟划动湖水时声音和形态的一种艺术夸张。诗人将湖面比喻为“琉璃”,突出了湖水清澈如玉的特点,而“划破”则表现了小船在湖面的运动轨迹,通过对行迹数量的描述,使画面更加生动。

整首诗通过对山、云、天光、湖水和舟行的声音与形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宁静之境。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吴文伯用李允蹈追字韵见赠亦次答之

鸡鸣市声起,冠盖日相追。

终然寡同调,千里怀风期。

忆从十年前,识君黄绢词。

安知淮海来,得此埙篪吹。

武库森器宝,清庙陈尊彝。

持君胸中富,自足夸一时。

况今亨衢开,秣马随所之。

功名何足道,谈笑观指麾。

交情无远近,人事有合离。

他年一尊酒,长恐劳相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巫山歌

平生想巫山,奇绝冠三峡。

及兹饱双眸,无乃天下甲。

远看插天碧丛丛,近看玲珑金玉峰。

垠崖光彩相映发,交络紫翠疏蒙茸。

云华夫人瑶池女,何物才至得奇遇。

我来初日明轻霞,更胜朝云暮行雨。

水转峰回无定姿,地灵天巧奇复奇。

少陵山谷不著语,浪作推敲君定痴。

形式: 古风

李允蹈以诗见诒走笔和之李号能诗诸贵人客也

四海夥人物,百年各驰驱。

持身付埃尘,扰扰竟何须。

临邛家四壁,洛北饭一孟。

白首颇光荣,不愧初心无。

男儿胸中奇,玉虹自呵嘘。

沧浪振幽洁,沆瀣餐云腴。

养性一无累,经世乃其馀。

芙蓉为裳衣,秋兰为佩琚。

西游略昆崙,东征拂玄菟。

乘风羾天门,九阙请三呼。

太息治安策,中流资一壶。

河山洗祲氛,日月行天衢。

凌烟千载容,丹青为君铺。

请君办此事,勿待馀子俱。

我懒复无用,藜羹守故书。

敢云骊龙睡,妄意渊中珠。

形式: 古风

李允蹈再诗言别次韵

仙人骑长鲸,醉与月相追。

落笔千万篇,要与风雅期。

里耳习巴唱,未省白雪词。

欲当莫邪锋,断毛真一吹。

文章游戏耳,功名须鼎彝。

推毂天下士,岂无郑当时。

我愚敢望君,君胡首肯之。

酒酣激清啸,八极隘指麾。

丈夫叹岁晚,不恨一别离。

行行爱体素,江湖劳梦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