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曲

美人如花花不如,翠滑难胜碧玉梳。

道修且阻无音书,蛾眉长颦未曾舒。

春风吹衣裳,黯然泪沾襟。

莺啼出无心,转添愁海深。

窗前红梅花,落尽不可簪。

玉台明镜如秋水,疑有人间两西子。

美人未可彫朱颜,朱颜但愿长如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美人曲》由元代诗人赵雍所作,描绘了一位美人的哀愁与无奈。诗中以“美人如花花不如”开篇,将美人之美比作鲜花,却又有不同,暗示美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翠滑难胜碧玉梳”,形象地描绘了美人的秀发如同碧玉般光滑,却又难以承受梳妆的重压,隐喻着她内心的沉重和挣扎。

“道修且阻无音书,蛾眉长颦未曾舒”,进一步揭示了美人与外界的隔阂以及内心的忧郁。她与外界的沟通受阻,使得她的眉头始终紧锁,无法舒展,表现了她孤独和无助的状态。

“春风吹衣裳,黯然泪沾襟”,春日的微风虽轻柔,却吹动了美人的心绪,让她的眼泪悄然滑落,沾湿了衣裳,表达了她内心的悲伤和脆弱。

“莺啼出无心,转添愁海深”,黄莺的啼鸣本是春日的乐章,但在美人听来却无心欣赏,反而加深了她的愁绪,仿佛无尽的愁海又添了几分深沉。

“窗前红梅花,落尽不可簪”,红梅虽美,却已凋零,美人无法将其簪于发间,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和无法挽回的遗憾。

“玉台明镜如秋水,疑有人间两西子”,美人对着镜子自照,镜中的自己如同秋水般清澈,她怀疑是否人间有两位西施般的美女,表达了她对自己美貌的自信和对美的追求。

最后,“美人未可彫朱颜,朱颜但愿长如此”,美人希望自己的容颜能够长久保持,不被岁月侵蚀,表达了她对青春和美的渴望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美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的追求,也有对孤独、忧愁的深刻体验,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收录诗词(33)

赵雍(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书画家。父赵孟頫,故元翰林学士承旨,赠荣禄大夫,江浙等处中书省平章政事,赠魏国公,诣文敏。母管氏,赠魏国夫人。以父荫入仕,官至集贤待制、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书画继承家学,赵孟頫尝为幻住庵写金刚经未半,雍足成之,其联续处人莫能辨。妣刘氏,封归安县君,三子,凤,麟,燕;一女淑瑞 适钱塘崔复。擅山水,尤精人物鞍马,亦作界画。书善正、行、草,亦长篆书。精鉴赏。传世作品有《兰竹图》、《溪山渔隐》等

  • 字:仲穆
  • 籍贯:湖州(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千里思

颜如花,肤如雪,秋水双眸面如月。

千里相思不相见,当时却恨轻离别。

美人美人颦蛾眉,绿窗寂寂春风微。

巫山梦断君何处,化作朝云缥缈飞。

形式: 古风

有所思

纷纷落花飘,美人在何许?

相思杳如梦,寂莫春已暮。

一别久不见,一往久不还。

相望虽咫尺,如隔千万山。

形式: 乐府曲辞

七夕二首(其一)

初月纤纤照露台,枉将瓜果闹婴孩。

今宵自有经年约,何暇閒情送巧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七夕二首(其二)

牵牛河东织女西,相望千古几时期。

夜深只恐天轮转,地底相逢未可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