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吴太初题初邻斋二首(其二)

三两茅庐一径深,略知住处未知心。

元来有物先天地,难向君家屋畔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两三间简陋的小屋隐藏在小路深处,
只了解住处却不知主人的内心世界。

注释

三两茅庐:两三间简陋的小屋。
一径深:隐藏在小路深处。
略知:大致了解。
住处:主人的住所。
未知心:不知主人的内心世界。
元来:原来。
有物:有一种存在。
先天地:比天地更早存在。
难向:难以。
君家:你的家。
屋畔:屋旁。
寻:寻找。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属于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在这短暂的四句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思想。

"三两茅庐一径深,略知住处未知心。"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情景。茅庐是古代农家用茅草搭建的小屋,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寓所。"一径深"则表明这个地方幽静而深邃,难以被外界发现。"略知住处未知心"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是深不可测的,即便是熟悉的地方,也很难完全了解诗人内在的情感和思想。

"元来有物先天地,难向君家屋畔寻。" 这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之物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的困难。"元来有物先天地"意味着有一种存在比天地更为根本的东西,这里的"物"指的是一种精神或宇宙的本原,它是诗人心中所向往的境界。最后一句"难向君家屋畔寻"则表明这种追求并非易事,需要超越常人的生活和认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和深邃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为吴太初题初邻斋二首(其一)

此宅元无一物遮,问君隔壁是谁家。

伏羲未画前头事,篱落傍边靠得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为徐企题李伯时马

此画良真李伯时,形容飞动卒难诗。

但将元祐苏黄作,开卷焚香朗诵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为魏塘王居士留三日二首(其二)

魏塘酒贱蟹螯肥,久要人情忍重违。

呼妓访僧俱不必,醉三昼夜可言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为魏塘王居士留三日二首(其一)

水乡熟处未全饥,舟楫安行盗亦稀。

乘兴聊为三日客,魏塘酒贱蟹螯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