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定衙前至京湖三口帖赞

周禾同颖,赵玉连璧。层见间出,又其伟特。

有美颍滨,味道自得。

既相师于父子,又斋驱于翰墨。

吾评其人,概犹可识。

盖严重端肃者老泉之教,而淳劲迈往者长公之德。

谓余不信,视此手泽。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对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书法的赞誉。"周禾同颖,赵玉连璧"比喻苏轼的书法如同周代的禾穗般饱满,赵国的美玉般连贯完美,展现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层见间出,又其伟特"进一步强调了其书法风格的独特和卓越,既有层次感又富有个性。

"有美颍滨,味道自得",将苏轼比作在颍水之滨展现出独特艺术魅力的人,他从书法中获得无尽的乐趣和自我满足。"既相师于父子,又斋驱于翰墨",赞扬苏轼不仅继承了父亲苏洵(字明允)的书法传统,还在书法艺术上不断追求创新。

"吾评其人,概犹可识",诗人认为通过他的书法作品,可以大致了解苏轼的为人。"严重端肃者老泉之教,而淳劲迈往者长公之德",这里将苏轼的书法风格与他的品格相结合,赞美其严肃庄重如老泉(苏洵)的教诲,同时又充满力量和进取精神,如同长公(苏轼)的品德。

最后,诗人以"谓余不信,视此手泽"邀请读者亲自欣赏苏轼的手迹,以亲身感受其书法的魅力。整首诗通过对苏轼书法的描绘和评价,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艺术家的高度敬仰。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苏文忠二诗帖赞

物随春而欣荣,诗之偶成,何间乎虎跑之与女城。

纵笔而书,冰谷梅英。

凡是岁月之与所因,予皆不必强评。

惟当即先生杂出之书,以考先生所寄之情,其何以异乎孤山之清也。

形式:

苏文忠大字诗帖赞

小字鹄引骞而翔,大字虎卧靖且庄。

我藏遗帖虽盈箱,尚叹钜刻无涤黄。

谁怜神物开混茫,想见醉墨犹淋浪。

此题要补束晰亡,更恐有诗书雪堂。

形式: 押[阳]韵

苏文忠西湖听琴观月诗帖赞

西湖之名,杭颍异辙。

然皆足以寄七弦之清调,而共千里之明月。

方指地而辨讹,客鬨堂而缨绝。

迄五日之考据,验注编于一阅。

是诗之来,予目所别。昔也传观,今焉秘笈。

叹人事之易变,何凋零之飘忽。

然则记岁月于所见,而逸名氏于可阙,亦予之所不忍恝也。

形式:

苏文忠罗汉偈帖赞

佛法离住相,色相本非实。

云何阿罗汉,可以色相求。

居士宰官身,祇园夙亲近。

会发宏愿深,现此广长舌。

于后像法世,赞叹说偈言。

笔力涵虚空,三昧出胸臆。

撞开痴愚网,透出大千界。

我昔睹殊胜,会闻诸佛说。

以音声求我,不能见如来。

偈语复云何,能离音声见。

今当解佛意,一切有为法。

非偈亦非赞,应作如此观。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