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殷市隐(其一)

我昔厌尘鞅,遗世问长生。

中道逢市仙,饵我丹霞精。

云此能起疴,腾化馀空名。

但得松乔诀,何必游华清。

忽与此言会,恍然百虑平。

宇宙不可逃,聊得从君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的《别殷市隐》其一,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感悟,展现了对生命、长生与世俗的深刻思考。

首句“我昔厌尘鞅,遗世问长生”,诗人表达了自己过去对尘世束缚的厌倦,追求着超脱世俗、探寻长生不老之道的心愿。这种对自由与永恒的渴望,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思。

接着,“中道逢市仙,饵我丹霞精”描述了诗人偶遇市隐(可能是指隐居于市井的仙人),并被赐予了丹霞之精,即传说中的仙丹。这一情节充满了神秘色彩,暗示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得到了某种形式的实现或启示。

“云此能起疴,腾化馀空名”则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与名声的看法。他认为,追求长生可能会带来疾病,而死后留下的名声也只不过是空洞的虚名。这显示出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物质与虚名的淡泊态度。

“但得松乔诀,何必游华清”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长生之道的理解。他提到,只要得到像松乔这样的神仙传授的秘诀,就不必去追求华清宫那样的仙境。这里暗含了对传统道教仙境的反思,强调了内在修行的重要性。

“忽与此言会,恍然百虑平”表明诗人突然领悟到了某种真理,内心变得平静。这种顿悟的过程,象征着诗人精神层面的升华。

最后,“宇宙不可逃,聊得从君行”表达了诗人对宇宙规律的接受,以及愿意跟随某种力量或指引前行的态度。这句话既是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也是对未来道路的开放性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生命、长生、世俗与自我超越的探索,展现了其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蕴含了对人类共同生存状态的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732)

罗洪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字:达夫
  • 号:念庵
  •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 生卒年:1504-1564

相关古诗词

别殷市隐(其二)

结托意方勤,时变倏如驰。

凉飙动庭户,游子有所思。

浮云乘刚风,欲留不得迟。

眷眷平生交,愿言常如兹。

悠悠逆旅间,再晤须何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真州别友生

久处忽别去,情惨当何其。

古人道义交,岂忍轻别离。

非无再会期,一日难为思。

悠悠重悠悠,况此秋风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有所思

伯牙一去世,飘飘竟何之。

哀哉太古音,知者亦已稀。

紫鸾入青冥,高标不可期。

应有赏心人,回恻霜桐枝。

形式: 古风

买居

买居贵得新,买邻贵得亲。

物新尚可乐,况此百年身。

交亲尚可依,况此同袍人。

古来有大宅,在世不染尘。

八荒共一闼,奚辨越与秦。

万宝中自藏,四时常生春。

君如未识径,先请问洪钧。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