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醉起言志七首(其二)

开轩延碧山,劝尔一杯酒。

嗟我前楹人,焉能对之久。

白云飞古今,日日苍空有。

苍空云茫茫,碧山□未忘。

借问孤鸣鸟,胡为集春桑。

天逝沧海日,镜留绿鬓霜。

白发不肯去,羞看桃李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夜醉酒后抒发的内心世界和志向。首句“开轩延碧山,劝尔一杯酒”展现了一幅开阔的景象,诗人邀请自然与自己共饮,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超然物外的氛围。接下来,“嗟我前楹人,焉能对之久”表达了诗人对过往人事的感慨,似乎在说他难以长久地停留于过去,暗示着一种对未来的向往或对现状的不满。

“白云飞古今,日日苍空有”通过白云的永恒与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更迭,而“苍空云茫茫,碧山□未忘”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的记忆之间的联系,碧山虽未忘却,但时间的流转使得记忆变得模糊。

“借问孤鸣鸟,胡为集春桑”这一句以孤鸟的鸣叫引发思考,询问它为何在春天聚集于桑树之上,可能是对生命意义、存在价值的探求,或是对某种特定情境的隐喻。随后,“天逝沧海日,镜留绿鬓霜”描绘了时间的无情流逝,沧海日的消失象征着岁月的消逝,而镜子中留下的绿鬓霜则是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最后,“白发不肯去,羞看桃李芳”表达了诗人面对年华老去的无奈与自嘲,不愿接受白发的现实,却也无力改变,只能羞愧地面对春花烂漫的景象,反映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深深忧虑和对青春不再的哀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夜醉起言志七首(其三)

陶令抱寸心,浩然醉中过。

形影虽杳灭,心在余能歌。

情系好爵薄,志怀黄虞多。

秋菊适盈把,南山忽嵯峨。

白衣尔何人,送酒至云萝。

委身于宇宙,日月其柰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秋夜醉起言志七首(其四)

门前桃李树,谁使三春花。

白日动鸟雀,时雨高桑麻。

幽窗晚来坐,忽满青山霞。

一朝齿发暮,冉冉归泥沙。

寄语华堂客,富贵何足誇。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秋夜醉起言志七首(其五)

海云泛五色,灿灿锦绮张。

托辉于高天,流影结中堂。

我醉对之醒,忽然怀羲皇。

世远不可睹,昊空犹苍苍。

苍苍何时歇,灵曜递悬光。

今日松桂枝,后人玩其芳。

我意过宇宙,形影任短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秋夜醉起言志七首(其六)

乾坤虽无穷,皆非我岁月。

寓形疾流电,欻然云中灭。

园绮没商山,至今空芝蕨。

谁能留朱颜,不随秋兰歇。

素笔生悲歌,歌罢绿酒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