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纯仁为卢通议所作的挽词之一,通过描绘卢通议生前的贵重与休官后的超然,以及其去世后墓地的景象,表达了对卢通议高尚人格和深远影响的赞美与怀念。
首句“教子生前贵”,赞颂卢通议在世时注重教育子女,使他们成为社会的宝贵财富。次句“休官物外荣”,则表现了卢通议在卸下官职后,以超脱世俗的心态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与荣耀,体现了他的人生智慧和高远境界。
接着,“去家金节重”描绘了卢通议离家赴任时的庄重与重要,暗示了他在官场的地位与影响力。“开户玉棺轻”则以轻盈之感反衬出卢通议去世时的平静与超然,显示了他面对生死的态度。
“江水元如旧,松林长未成”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强调江水依旧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平静;另一方面,松林尚未完全成长,寓意卢通议虽已离世,但他的精神与影响仍在继续生长,如同松树一般坚韧不拔。
最后,“祗应山鸟恨,长向垄头鸣”表达了对卢通议去世的惋惜之情,山中的鸟儿似乎也因失去这位智者而感到遗憾,它们长久地在墓地附近鸣叫,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与哀思。
整首诗通过对卢通议生前事迹及逝世后墓地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子女教育的重视、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以及深远的精神影响,表达了对卢通议高尚人格的高度赞扬和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