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循斋送景正辅户曹之夔三首(其一)

要路倦登临,渊明径好寻。

卷收名利帜,揭示圣贤心。

月使千家满,霜从两鬓侵。

逃空三峡客,属耳听蛩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在旅途上感到疲惫,陶渊明隐居的地方值得探访。
放下名利之心,展现出圣贤的内心世界。
月亮让千家万户充满光明,秋霜悄悄侵蚀着双鬓。
我如同逃离尘世的三峡游子,静心聆听蟋蟀的声音。

注释

要路:旅途。
倦:疲惫。
登临:登山游览。
渊明径:陶渊明的隐居之路。
名利帜:名利之心。
揭示:展现。
圣贤心:圣贤的内心世界。
月使:月亮带来的。
霜:秋霜。
两鬓:双鬓。
逃空:逃离尘世。
三峡客:三峡游子。
属耳:静心聆听。
蛩音:蟋蟀的声音。

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要路倦登临,渊明径好寻"表明诗人在旅途中虽然疲惫,但仍然怀着一颗向善的心志,去寻找那些高洁、清明的人生道路。这两句充分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坚定理想。

"卷收名利帜,揭示圣贤心"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或朋友,要放下名利的追求,去揭开那封存着圣贤智慧的心扉。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的"月使千家满,霜从两鬓侵"则是对夜晚景象的描绘。月光洒满了每一个家庭,而时光却在无声中悄然流逝,白发如霜,令人感慨。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的哲思。

"逃空三峡客,属耳听蛩音"则是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情呼唤。在这宁静的夜晚,诗人仿佛变成了一位旅途中的客人,在那著名的三峡之中寻找心灵的寄托,而那蛩虫的鸣叫声,就像是在诉说着某种隐秘的语言。这些自然的声音似乎能够引领人们听懂那些无法言说的情感和故事。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精神追求和生命价值的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226)

阳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昌朝,字宗骥。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 字:正父
  • 籍贯: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
  • 生卒年:1187-1267

相关古诗词

咏黄池诗

姑苏平野入黄池,烟树重重绿涨迷。

肆列门前喧坌俗,稻临屋背尽幽栖。

路长车马南还北,水远帆樯东复西。

小寺江心閒系缆,周回看尽柳盈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庚子叨第贽合州甘守(其一)

吴门捍蔽重夔渝,两地藩篱属钓鱼。

自昔无城当蜀屏,从今有柱壮坤舆。

军心铁石高深里,敌胆灰尘筑凿馀。

看偃天戈閒夜月,朗声读破磨崖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绍庆罗巡检

蕉溪烟水似罗浮,君著轩亭瞰碧流。

东馆听鸡书伴月,南边休马铎沈秋。

怜人得饱仓捐粟,送客登山岸倚舟。

种玉前村春意早,梅花带雪满枝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癸亥守岁聪儿桃源黄溪村居(其二)

今年爆竹楚江滨,别岁迎春仅隔辰。

小筑地偏聊尔尔,幽居心远自申申。

儿从豹变当斯世,我得鸥閒着此身。

学易假年天若许,横书长作傍梅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