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咏白秋海棠

素秋飙冷,正影娥池畔,红衣初谢。

思妇芳魂,怨女幽情鸳鸯社。断肠不向西风嫁。

最喜近、瑶台清夜。蛾眉淡扫,不施脂粉,虢姨妖冶。

难借。涂黄晕碧,似素馨品格,暗香飘麝。

斜倚银墙,独抚冰弦圆蟾挂。诉离恨望夫石下。

鲛珠洒玉盘倾泻。最怜独自亭亭,雨檐霜榭。

形式: 词牌: 绛都春

鉴赏

这首清代邹祗谟的《绛都春·咏白秋海棠》描绘了秋季白海棠的美丽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素秋飙冷"点出时令,寒风吹过,白海棠在池畔悄然凋零,"红衣初谢"形象地写出花瓣的凋落。接下来,诗人将情感寄托于思妇和怨女的形象,暗示海棠花的孤寂与哀愁。

"断肠不向西风嫁"表达了海棠不愿随风飘散的决心,而更喜欢在清冷的瑶台之夜保持其纯洁。"蛾眉淡扫,不施脂粉"赞美了海棠的天然之美,如同虢国夫人般的娇艳。"涂黄晕碧"和"暗香飘麝"则进一步描绘了白海棠的色彩与香气。

"斜倚银墙,独抚冰弦圆蟾挂"通过月光下的海棠,展现出孤独而优雅的姿态,仿佛在弹奏着离别的乐章。"诉离恨望夫石下"借典故表达深深的思念之情,"鲛珠洒玉盘倾泻"则以泪如雨下形容情感的激荡。最后,"最怜独自亭亭,雨檐霜榭"描绘了海棠在风雨中的坚韧,即使环境艰苦,仍独自傲立。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白海棠为载体,寓言抒怀,展现了诗人对白海棠的深情赞美和对其命运的同情,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241)

邹祗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治十五年进士。与陈维崧、黄永、董以宁号毗陵四子。记忆力特强,古今人爵里姓氏、世次年谱,无不悉记。见魏禧兄弟古文,大为赞赏,逢人辄称道,宁都三魏由此知名。有《远志斋集》

  • 字:吁士
  • 号:程村
  • 籍贯:清初江南武进

相关古诗词

换巢鸾凤.别意

人为愁娇。见风回紫曲,月落红桥。

有心催雀舫,无意听鸾箫。千行杨柳舞蛮腰。

销魂堤畔,魂断重销。浑无语,算只有双星私照。

悄悄。波浩渺。一点檀心,化作如烟抱。

书密偷看,扇低重掩,留下乌丝行草。

天许吴侬得重来,匆匆那怕徐娘老。

山长水远,离情无限谁晓。

形式: 词牌: 换巢鸾凤

夜合花.本意

紫曲黏云,绿窗引月,又闻香满中庭。

檀心乍点,鲛绡试着犹轻。烟初散,露方零。

傍雕栏、吹彻瑶笙。销魂此际,何郎剩粉,荀令馀响。

夜阑斗转珠绳。渐觉烛花影里,微醉初醒。

风流解语,宁教有恨无情。拈芳蕊,爱佳名。

忍折来、供向瑶屏。须教夜夜,如花作伴,不负双星。

形式: 词牌: 夜合花

曲游春.咏蝶

柳腴花瘦日,正绿烟如水,红雨成径。

栩栩飞来,见寻香觅艳,轻狂不定。

乍遇微风起,又依却、苔须欲凝。

前身香国翩跹,应知好梦难醒。怅好多情成性。

向绣幕晶帘,时弄双影。

占尽芳辰,只燕昏莺晓,江南佳景。

长博双蛾喜,簇绣处、百花恰称。

不道粉褪香残,误人薄倖。

形式: 词牌: 曲游春

看花回.咏落花,用周清真韵

寒香散雾初暖,轻尘灵洁。

又见蜂忙莺懒,将恨绮愁罗,游丝千结。绿窗人惜。

小步和苔金缕滑。

吹散处,丝障重重,一春如梦风流绝。

何事与、勾云倚月。随清赏、莫孤佳节。

旧日徐娘姿态,只半面残妆,轻蝉如发。

赊晴买夜,一点春光休损折。

五更风,三月雨,惯作伤心别。

形式: 词牌: 看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