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客志感

寄迹天涯久未归,孤城霜日惨无辉。

苦吟易老计何拙,浊酒驱愁功亦微。

兵气横关催走檄,仙云绕阙护垂衣。

自从河套停边议,将相于今远是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榛的《久客志感》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句“寄迹天涯久未归”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长久滞留他乡的境况,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次句“孤城霜日惨无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以寒冷的霜日和孤寂的城池烘托出诗人心境的落寞。

“苦吟易老计何拙”感慨岁月匆匆,诗人苦心吟咏却觉得时光流逝,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似乎显得笨拙无力,暗含对时光易逝的无奈。接着,“浊酒驱愁功亦微”借酒浇愁,试图排解心中的忧郁,但效果微乎其微,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兵气横关催走檄”一句,暗示了战事紧张,诗人身处边关,感受到战争的压力,不得不频繁起草军事文书。而“仙云绕阙护垂衣”则借用了道教神话,表达对朝廷安宁的期盼,同时也寓言自己希望能远离纷争,过上平静的生活。

最后两句“自从河套停边议,将相于今远是非”,诗人以河套地区和平谈判之事为背景,感叹自那时起,朝廷内部对于边疆事务的决策已远离是非之争,暗指政治斗争的消退,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个人经历和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暮秋郊行偶述

太行迢递起苍烟,凄断鸣鸿倚杖前。

南阻黄巾愁落日,东游皂帽感当年。

山城秋老行边树,河甸寒生战后天。

独有王孙多侠气,千金骏马猎荒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李给事元树奉使云中诸镇

琐闱朝下促飞旌,岁暮看君塞上行。

戍角动人多苦调,戎衣走马半新兵。

关开涿鹿云连树,路出蜚狐雪满城。

计日楚才封事上,君王深见九边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客游洞庭湖

相逢楚客问巴州,此去扬帆湖上游。

天汉长连洞庭水,云霞半入岳阳楼。

低空白雁投寒渚,隔浦丹枫照暮秋。

莫向湘君听鼓瑟,黄陵月冷不胜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夜话李孺长书屋因忆乃翁左纳言

忘年尔我重交情,论事相同见老成。

月到广除寒有色,鸦归疏柳夜无声。

三农更苦江南税,百战方休海上兵。

岁暮银台应感叹,几人封事为苍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