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柳絮年年三月暮,断送莺花,十里湖边路。万转千回无落处,随侬只恁低低去。
满眼颓垣欹病树,纵有余英,不值风姨妒。烟里黄沙遮不住,河流日夜东南注。
这首词描绘的是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以柳絮和莺花为载体,展现出一种淡淡的离别与哀愁。"柳絮年年三月暮"点明了时间,每年三月暮春,柳絮纷飞,象征着时光流转。"断送莺花,十里湖边路"进一步描绘了湖边景色,莺花凋零,暗示春光不再,路途漫长,仿佛在告别。
"万转千回无落处,随侬只恁低低去"表达了柳絮飘忽不定,无法停留,如同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失落,只能随风低低飘荡。"满眼颓垣欹病树"则描绘了破败的景象,颓垣和病树象征着衰败与凄凉,即使还有残留的花朵,也因风力太强而无法持久。
"纵有余英,不值风姨炉"中的"风姨炉"比喻无情的风,即使有剩余的花朵,也抵挡不住风的摧残。最后两句"烟里黄沙遮不住,河流日夜东南注"以自然景观作结,黄沙蔽日,河流东流不息,寓意着时光流逝,无可挽回。
整体来看,这首《蝶恋花》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消逝和人生的无常,寄寓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不详
一字介存,晚号止庵。清朝词人及词论家。一八〇五年(清嘉庆十年)进士。官淮安府学教授。著有《味隽斋词》和《止庵词》各一卷,《词辨》十卷,《介存斋论词杂著》一卷,辑有《宋四家词选》。另有论词调之作,以婉、涩、高、平四品分目,已散佚。《清史稿》卷四六八有传
鸡声催橹急,才到旧渔矶。
月淡人争渡,霜浓犬出扉。
招魂思昨险,拭眼悟今归。
邻叟墙头问,应先泪湿衣。
四海人同梦,鸡声忽起予。
千秋心未已,一日事何如?
酒趣刘伶减,年华邓禹虚。
凭栏空自笑,抱瓮灌园蔬。
逃暑偏宜竹,观云更有台。
双星天上会,二妙日南来。
露逼枫林老,凉催菊蕊开。
白头甘抱拙,那望鹊桥回。
曾为越旅与吴栖,惆怅春风畏汝啼。
今日老归茅屋下,要啼啼到日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