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丹谷园

万花深处隐,安一点、世尘无。

步翠麓幽寻,白云自在,流水萦纡。

携歌缓游细赏,倩何人、重写辋川图。

迟日香生草木,淡风声和琴书。安居。歌引巾车。

童放鹤、我知鱼。看静里闲中,醒来醉后,乐意偏殊。

桃源带春去远,有园林、如此更何如。

回首丹光满谷,恍然却是蓬壶。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田园生活图景。开篇“万花深处隐,安一点、世尘无”便设定了一个远离尘嚣、寂寞幽静的环境,让人感觉到一种超脱红尘的心境。

接着,“步翠麓幽寻,白云自在,流水萦纡”描写的是诗人在山中漫游的情景。翠麓指的是青翠的山峰,幽寻则是深入探访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而“白云自在”、“流水萦纡”则增添了一份悠然自得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携歌缓游细赏,倩何人、重写辋川图”表达了诗人希望与知己共享这美好时光,并且想要记录下这一切,就像古代画家描绘辊川风光一样。这里的“携歌”、“缓游细赏”都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和态度。

“迟日香生草木,淡风声和琴书”则描写了春天的景象,万物复苏,空气中弥漫着花香,而淡风更是为这宁静的环境增添了一份柔和与和谐。

“安居。歌引巾车。童放鹤、我知鱼。”这一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像童子牧鹤一样悠然自得,也许是因为他洞察世事,就像了解水中之鱼一样。

“看静里闲中,醒来醉后,乐意偏殊。”这里,“看静里”、“闲中”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寻找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而“醒来醉后”则是用酒来比喻生活中的快乐与放松,醒后依然能够保持一种超脱的乐趣。

“桃源带春去远,有园林、如此更何如。”这一句引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表达了一种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在这首诗中,“桃源”不仅是地理上的一个地方,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灵避风港。

最后,“回首丹光满谷,恍然却是蓬壶。”这里“丹光满谷”可能指的是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山谷之中,而“恍然却是蓬壶”则表达了一种突然醒悟的感觉,原来自己一直所追求的,是一种简单而平凡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生活状态的追求。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其一)

锦街穿戏鼓,听铁马、响春冰。

甚舞绣歌云,欢情未足,早已收灯。

从今便须胜赏,步青青、野色一枝藤。

落魄花间酒侣,温存竹里吟朋。休憎。短发鬅鬙。

游兴懒、我何曾。任蹴踏芳尘,寻蕉覆鹿,自笑无能。

清狂尚如旧否,倚东风、啸咏古兰陵。

十里梅花霁雪,水边楼观先登。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赵鹤心问余近况,书以寄之

目光牛背上,更时把、汉书看。

记落叶江城,孤云海树,漂泊忘还。

悬知偶然是梦,梦醒来、未必是邯郸。

笑指萤灯借暖,愁怜镜雪惊寒。投闲。寄傲怡颜。

要一似、白鸥闲。且旋缉荷衣,琴尊客里,岁月人间。

菟裘渐营瘦竹,任重门、近水隔花关。

数亩清风自足,元来不在深山。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书邓牧心东游诗卷后

采芳洲薜荔,流水外、白鸥前。

度万壑千岩,晴岚暖翠,心目娟娟。山川。

自今自古,怕依然。认得米家船。

明月闲延夜语,落花静拥春眠。吟边。象笔蛮笺。

清绝处、小留连。正寂寂江潭,树犹如此,那更啼鹃。

居廛。闭门隐几,好林泉。都在卧游边。

记得当时旧事,误人却是桃源。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为静春赋

幽栖身懒动,邃庭悄、日偏长。

甚不隐山林,不喧车马,不断生香。

澄心淡然止水,笑东风、引得落花忙。

慵对鱼翻暗藻,闲留莺管垂杨。徜徉。净几明窗。

穿窈窕、染芬芳。看白鹤无声,苍云息影,物外行藏。

桃源去尘更远,问当年、何事识渔郎。

争似重门昼掩,自看生意池塘。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