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江州李使君

使君曾被蝉声苦,每见词文即为愁。

况是楚江鸿到后,可堪西望发孤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您曾经深受蝉鸣之苦,每当看到诗词就会感到忧愁。
更何况在楚江边,大雁飞来之后,怎能忍受向西眺望,独自乘船出发。

注释

使君:指地方长官或尊称对方。
蝉声:夏天蝉鸣的声音,象征烦忧。
词文:诗词文章,这里指代引发愁绪的文字。
愁:忧虑,悲伤的情绪。
况是:更何况是。
楚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古代楚地附近。
鸿:大雁。
可堪:怎能忍受。
西望:向西看。
发孤舟:独自一人乘坐小船启程。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离别之苦的诗句,充满了深情与怀念。"使君曾被蝉声苦"一句,通过使君对蝉鸣声的敏感,展示了其性格中的细腻与脆弱。蝉鸣声在古代常被用来形容寂寞和孤独的情绪,使君对这声音的反感也许是因为它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哀愁。

"每见词文即为愁"则进一步揭示使君性格中的文学情怀与敏感,每当看到文字就不禁陷入愁思之中。这里的"词文"不仅指诗歌文章,也包含了对往昔时光和友人的深切思念。

接下来的"况是楚江鸿到后,可堪西望发孤舟"则描绘了一幅使君独自面对辽阔江水,心中充满无尽离愁的画面。"楚江鸿到后"可能指的是时间的流逝或特定季节的变化,而这些自然界的变迁更激起了他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可堪西望发孤舟"则表达了使君在这种心境下,愿意驾一叶孤舟,向着西边朋友所在的地方漂去,这里的"堪"字用得甚妙,既有忍受之意,又蕴含了一种无奈与悲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感应、文学创作的情怀和独自面对江水时的心境变化,深刻地表达了离别之苦,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深沉思念。这不仅是使君个人的情感抒发,也反映出了古代士人之间那种深厚而又脆弱的情谊。

收录诗词(209)

黄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 字:文江
  •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 生卒年:840~911

相关古诗词

寓题

吴中烟水越中山,莫把渔樵谩自宽。

归泛扁舟可容易,五湖高士是抛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游南寓题

江山节被雪霜遗,毒草过秋未拟衰。

天不当时命邹衍,亦将寒律入南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辇下书事

北阙新王业,东城入羽书。

秋风满林起,谁道有鲈鱼。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辇下寓题

对酒何曾醉,寻僧未觉闲。

无人不惆怅,终日见南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