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的释清远禅师所作,名为《偈颂一一二首(其一○○)》。禅师在诗中以生动的比喻,阐述了佛法的深奥与广泛影响力。
“定明妙应禅师,说法如云如雨。” 开篇即以“定明妙应”禅师为例,形象地将佛法的宣讲比作云和雨,既表现了佛法的浩瀚无边,也暗示了佛法如同甘霖,滋润着众生的心田。
“不是时人不闻,又非不善其语。” 这两句则揭示了佛法传播的复杂性。禅师指出,不是因为人们不愿意听闻佛法,也不是因为佛法的语言难以理解,而是时机未到或因缘未具,使得佛法未能深入人心。
“如斯一味灵通,过了几多寒暑。” “一味灵通”强调了佛法的纯净与直接,不受时空限制。禅师通过“过了几多寒暑”的描述,表达了佛法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永恒性,以及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人们的深远影响。
“纵逢败种焦芽,方便一时救取。” 最后两句以“败种焦芽”比喻那些处于困境、心灵枯竭的人们。禅师强调,无论面对何种情况,佛法总是能够适时地伸出援手,给予拯救与启示。这体现了佛法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法的广大与慈悲,以及其在不同情境下对人们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