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图二首(其二)

得鱼休向莲茎啄,恐涴莲房带蒂腥。

犹胜羽毛或遗落,著人冠上得人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翡翠鸟在莲花丛中觅食的情景,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首句“得鱼休向莲茎啄”,以鱼喻翡翠鸟,形象地展现了鸟儿在莲茎上觅食的场景。这里的“鱼”并非真正的鱼类,而是借指鸟儿所捕获的食物。诗人提醒鸟儿,啄食时要小心,以免破坏莲花的茎部,保持环境的纯净与和谐。这一句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了鸟儿以智慧和责任感,体现了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次句“恐涴莲房带蒂腥”,进一步强调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诗人担心鸟儿在觅食过程中,可能会不小心弄脏莲房(莲蓬)及其周围的环境,留下腥味,影响莲花的生长和美观。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珍视和维护。

后两句“犹胜羽毛或遗落,著人冠上得人惊”,将话题转向了另一种可能的后果——鸟儿掉落的羽毛。诗人设想,如果鸟儿不慎遗落的羽毛落在人的帽子上,不仅会让人感到惊讶,还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这里通过一个小小的细节,再次强调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人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即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界的干扰,保持和谐共处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翡翠鸟在莲花丛中的生活片段,巧妙地融入了生态保护、和谐共生的主题,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又蕴含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思考。

收录诗词(240)

罗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脊令图二首(其一)

妖鸟周公有弓矢,邑中讹火毕方图。

良工不管灾祥事,自在茅茨画雪姑。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脊令图二首(其二)

破獍食其父,䲭枭食其母。

彪虎一母生,母去彪食虎。

维乌恒反哺,维雁行不补。

鹡鸰鸟之微,友义良独苦。

虽无华虫文,舌不逮鹦鹉。

飞鸣行摇摇,急难亦堪武。

疾风一枝安,百鸟谁敢侮。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题怪仙图二首(其一)

蟾蜍吹光接日月,枯瓠气升影灭没。

尔赪我白双被发,衣穿后裻脚不袜。

忽疑青天堕彗孛,诡形怪影恣鹘突,谁其幻之吾欲罚。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题怪仙图二首(其二)

秃帝委地卓锐笔,女兄磨研笑咥咥。

女初上树摘树叶,笑女眇身如蛱蝶。

叶堕青石上,下坐青石傍。

女如弄叶嬉扬扬,吾当曳女诉玉皇。

女青论女女实殃,冥搜上下绕女肠。

按一叶,吟一诗。

免谪下界为人嗤,胡为画工圣得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