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载滢的《拟古》短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古人不可见,后来安得知”揭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不可逆,暗示后人难以完全理解前人的经历和智慧。接下来,“已过即幻梦,未到徒劳思”强调了珍惜当下,因为过去如梦幻泡影,未来还未到来时过分忧虑也是徒劳。
诗人进一步指出,“光阴良可惜,方寸胡不怡”,提醒人们要珍惜光阴,保持内心的愉悦。他倡导古达人的生活态度:“行乐须及时,勿为名利缚,勿为物累羁”,主张摆脱物质和名利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快乐。他认为,人生应顺应自然,“万事偶然耳,随遇安所之”,不必过于执着。
最后两句“但自保忠信,任运无可疑”,强调忠诚和诚信的重要性,以及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结尾处的“笑指天心月,虚明是我师”,则以月亮象征真理和内心的清澈,表明诗人从自然中寻找智慧,将虚无的明净视为人生的导师。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保持本真以及顺应自然的哲学思考,具有一定的禅意和道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