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友生杜应求韵送中岩印老往成都正法

原原临济孙,一一孤峰峻。

旧来正法眼,不许窥阃仞。

古路人迹绝,况复遗辙轫。

只今谁健者,公亦师子迅。

倚天剑气寒,掣电目光瞬。

平生缚虎手,肯击死蛇阵。

如何闹市里,撒手乃勇进。

前时老狐臊,腥气存已仅。

倾河看洗涤,馀刃聊斥摈。

坐令会府地,圜悟宗复振。

缅思中岩老,今代无此隽。

喜闻亲嫡子,高提曩真印。

要知天人师,此位那可闰。

好去露鞭影,广道收驵骏。

眷言清净关,莫遣众魔磷。

愿为一事大,他物非所赆。

形式: 古风 押[震]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尧弼所作,名为《次友生杜应求韵送中岩印老往成都正法》。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佛学的深厚造诣和对禅宗的敬仰。

"原原临济孙,一一孤峰峻。旧来正法眼,不许窥阃仞。" 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宗祖师临济义玄之孙,以及其独特高峻的禅风的赞誉,强调正法眼的重要性,不容他人窥视。

接下来的"古路人迹绝,况复遗辙轫。只今谁健者,公亦师子迅。" 描述了往昔禅林中人的足迹已然绝迹,而现如今只有少数能够继续这份修行的高僧。

"倚天剑气寒,掣电目光瞬。平生缚虎手,肯击死蛇阵。" 这里使用了剑气和电光来形容禅师的威猛与迅捷,以及他们平日对待烦恼如同缚虎、击蛇般的勇敢。

"如何闹市里,撒手乃勇进。前时老狐臊,腥气存已仅。" 诗人提到即使是在喧嚣的都市中,也应像禅师般勇往直前,而不是被世俗的诱惑所困。

"倾河看洗涤,馀刃聊斥摈。坐令会府地,圜悟宗复振。" 这几句描绘了一种对内心清净和智慧圆融的追求,以及对于禅宗复兴的愿景。

最后的"缅思中岩老,今代无此隽。喜闻亲嫡子,高提曩真印。要知天人师,此位那可闰。好去露鞭影,广道收驵骏。眷言清净关,莫遣众魔磷。愿为一事大,他物非所赆。" 表达了诗人对于中岩老(可能指某位高僧)的怀念,因为在当今时代难寻这样的德行。同时,对于亲近的嫡子(或许是弟子)能够承袭正法,提起古时真印的喜悦,以及对天人师的尊崇和期望。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禅宗祖师及其修行方式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佛学精髓的理解和对正法传承的重视。

收录诗词(136)

史尧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竹斋

樗栎虽不才,亦各言其长。

愧此万丈夫,寐卧无何乡。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张府君挽诗(其五)

气象重归金马地,更看埋玉乱松楠。

他年父老还能说,道上书生为指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李文山读书堂

堂上中圣贤,心醉百不理。

堂下笑糟粕,未知其趣尔。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连州守王大宝元龟建双溪阁于放生池上为作诗以效颂祝

二流西北来,东迤方茫洋。

斗岸苍石裂,突兀森堑防。

邦伯此经始,华榱压崇冈。

下俯古泓碧,上粲新高堂。

恭惟绕枢辰,朱幡照沧浪。

银刀决网散,摇漾涵恩光。

冠剑拥呼舞,稚耋纷欢康。

我亦歌且谣,请祝天无疆。

缅思长淮北,忽焉惄中肠。

馀黎尚网罟,割烹燎其汤。

戢戢生理微,岂足膏铦铓。

吁嗟中道呼,西江谁为扬。

湟流去沄沄,伫立东南望。

安能挽溟渤,一洗濡沫场。

八荒共灵沼,四海为濠梁。

帝力尔何知,江湖永相忘。

陛下千万寿,乐恺未渠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