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蒙自

我昔来时春水荒,我今去时秋草长。

来去匆匆数月耳,湖山一角已沧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学者陈寅恪所作的《别蒙自》。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蒙自(可能是地名)的深深感慨。首句“我昔来时春水荒”描绘了诗人过去的蒙自之行,那时正值春天,水面可能因雨水而泛滥;“我今去时秋草长”则写到诗人离别时已是秋草丰茂的时节,暗示时光流转,物换星移。接下来的“来去匆匆数月耳”强调了诗人停留时间之短,而“湖山一角已沧桑”则寓言式地表达了在短短几个月里,蒙自乃至整个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人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流露出诗人对蒙自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陈寅恪的诗歌风格深沉,此诗尤其体现了他对于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7)

陈寅恪(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庚寅元夕用东坡韵

过岭南来便隔天,一冬无雪有花妍。

山河已入宜春槛,身世真同失水船。

明月满床思旧节,惊雷破柱报新年。

鱼龙寂寞江城暗,知否姮娥换纪元。

形式: 七言律诗

客南归述所闻戏作一绝

青史埋名愿已如,青山埋骨愿犹虚。

可怜鴂舌空相问,不识何方有鉴湖。

形式: 七言绝句

九月八日高侍御朱秋卿携酒拉王方伯暨余取道苕溪遍游浮碧归云伏虎道场诸胜即席赋此纪怀(其一)

浮碧风枝怜翠竹,道场秋朵觅金莲。

冷香泛斝难辞醉,老马寻山易著鞭。

览胜讵知邻九日,题名偶得伴诸贤。

太湖天目频招手,谁道真游不是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孤山放鹤图(其一)

西湖清且涟漪,扁舟时荡晴晖。

处处青山独往,翩翩白鹤迎归。

形式: 六言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