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其七)七月

高楼乞巧。綵花飞起,云霞缭绕。

金钿七孔试穿针,袅袅。穿出双头巧。

戏呼乌鹊填河去。凌波步。便唤郎来渡。渡来时。

赴佳期。水嬉。银盆弄化儿。

形式: 词牌: 河传

鉴赏

这首明代末期清朝初年的词《河传·其七·七月》是尤侗所作,描绘了七夕节(又称乞巧节)的情景。词中通过高楼之上女子们乞巧的活动,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浪漫气氛。"綵花飞起,云霞缭绕"形象地描绘了彩带飘舞,如同云霞环绕的场景,烘托出节日的喜庆色彩。

"金钿七孔试穿针,袅袅。穿出双头巧"细致刻画了女子们穿针乞巧的传统习俗,通过"袅袅"一词,展现出女子们轻盈的动作和内心的期待。"戏呼乌鹊填河去"则借用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女子们呼唤乌鹊帮忙搭桥,寓意着对爱情的向往。

"凌波步。便唤郎来渡"描绘了女子们在水中嬉戏,仿佛能踏波而行,呼唤心上人前来相会,充满了浪漫情调。最后三句"渡来时。赴佳期。水嬉"表达了对相聚时刻的期盼和节日中的欢乐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七夕节的景象,既体现了传统习俗,又融入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展现了古代女子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庆祝。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河传(其八)八月

琼楼玉宇。紫云霓羽。广寒何处。有人问月府。

白衣歌舞。是嫦娥小女。月圆正值人圆夜。箫楼下。

彩凤应同跨。泛金卮,弹锦丝。红儿。为郎折桂枝。

形式: 词牌: 河传

河传(其九)九月

重九。酌酒。茱萸遍插,频开笑口。小楼帘捲也登高。

相邀。同餐小鹿糕。自怜人比黄花瘦。垂罗袖。

瑞脑薰金兽。背罘罳。步庭墀。秋思。题诗梧叶儿。

形式: 词牌: 河传

河传(其十)十月

春小。暖早。鹦哥报道。海棠开了。妆台乍晓。

云髻新添通草。画衣飞翠鸟。琐窗容易斜阳下。

香奁卸。无计消长夜。剪金凫。倒玉壶。胡庐。

偷窥秘戏图。

形式: 词牌: 河传

河传(其十一)十一月

冬至。亚岁。日初长。八尺花间细量。

新添宫线绣鸳鸯。尊章。檠将履袜双。

六出花飞风絮起。毡炉底。瑞炭煎沉水。饮羊羔。

弹凤槽。蛮腰。何妨夜夜娇。

形式: 词牌: 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