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宋尚书礼祠

文皇既定鼎,上国勤灌输。

汶流久湮绝,负载劳牛车。

戴村一以坝,分水开龙渠。

畚锸不再举,天府盈仓储。

谁建平成烈,共城宋尚书。

挽彼澶漫流,盈盈归尾闾。

至今会通河,俎豆分庭除。

白英获侑食,流庆及馀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肇浙所作的《安平宋尚书礼祠》,通过描绘宋尚书修建水利设施,改善灌溉系统,使得汶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繁荣,展现了古代水利工程对农业社会的重要性。诗中不仅赞美了宋尚书的功绩,也体现了古人对于水利建设的重视与智慧。

“文皇既定鼎,上国勤灌输。” 开篇即点出历史背景,文皇(可能指汉文帝)奠定基业后,国家致力于灌溉事业,为农业发展打下基础。

“汶流久湮绝,负载劳牛车。” 描述汶河流域因长期缺乏有效的灌溉系统,导致土地荒废,农民不得不依赖牛车运输,生活艰辛。

“戴村一以坝,分水开龙渠。畚锸不再举,天府盈仓储。” 宋尚书在戴村修建堤坝,开凿龙渠,改变了汶河流域的水利状况,使得农田不再依赖人力搬运水,而是自流灌溉,粮食仓储丰盈,展现了水利工程带来的巨大效益。

“谁建平成烈,共城宋尚书。” 赞美宋尚书的功绩,将其与古代水利工程的伟业相提并论,强调其贡献之大。

“挽彼澶漫流,盈盈归尾闾。” 描绘宋尚书通过合理规划,将汶河的水流引导至尾闾,使水流更加有序,进一步优化了水资源的利用。

“至今会通河,俎豆分庭除。” 指出至今汶河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连接不同区域的重要通道,象征着宋尚书的工程影响深远。

“白英获侑食,流庆及馀胥。”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宋尚书功德的敬仰,认为他的恩泽惠及后世,如同白英(一种植物)供养食物,其恩德流传不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宋尚书水利工程的描述,展现了古代水利建设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古代先贤智慧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34)

谢肇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刘尚书大夏祠

引黄济汶水,譬彼借寇兵。

龙性不恒驯,况乃与之争。

百年罕成绩,闾殚吾山平。

忠宣缵禹绪,四载劳经营。

上流既南绝,猛势随东倾。

载下淇园竹,永奠宣房名。

蛟鼍徙窟穴,柔橹多欢声。

沈马不可再,寄言廑守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望点苍山

点苍十九峰,一一芙容青。

绵亘百馀里,疑张云母屏。

鸟道当太白,铁壁排高冥。

白云绕其腹,玉带横万钉。

一峰一溪流,奔卸如建瓴。

散入市廛间,家家鸣琮琤。

远近注畛隰,禾黍藉生成。

阴崖四五月,积雪辉广庭。

阳光照不及,力与造化争。

北麓产文石,玉质声珑玲。

浓澹合图画,苍素何分明。

追琢岂天巧,酝酿诚地灵。

冯河不可极,乖龙犹潜腥。

林峦非一状,兰若棼连甍。

相对不数武,空翠盈窗棂。

奇境趣自合,绝域心所轻。

悠然独长啸,忘此支离形。

形式: 古风

秋夜迟友人不至

秋宵何沈沈,松阴落寒瓦。

蟋蟀喧中堂,繁虫泣深夜。

素月清以娟,白露杳然下。

之子望不来,但恐秋风谢。

形式: 古风

拟陈思王赠丁仪王粲

王师入京邑,天宇俄廓清。

九庙肃钟簴,十陵剪棘荆。

皇路日就坦,相君靡自盈。

吐哺则公且,辟门罗隽英。

黄发緤圭组,深岩贲弓旌。

嗟余同心侣,夙昔谐嘤鸣。

胡为慕孤介,坚欲解世缨。

延陵匪通谊,千木庸近情。

愿回墨子车,且过朝歌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