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庭院秋深露气清,夜窗纫补一灯明。
莫嫌捣练喧人耳,多少贫家无此声。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庭院的宁静景象。"秋深露气清"写出了深秋时节,夜晚空气清新,露水凝结的寂静氛围。"夜窗纫补一灯明"则通过窗户内的一盏灯火,展现出诗人深夜劳作的场景,可能是缝补衣物,这在古代家庭中是常见的妇女工作。
"莫嫌捣练喧人耳"一句,诗人劝说读者不要因为听到捣衣的声音而感到烦扰,这声音其实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出贫家妇女的辛勤劳动。"多少贫家无此声"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劳动的普遍性,许多贫困家庭没有闲暇享受安宁,只能在夜晚借着微弱的灯光进行艰苦的劳作。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既有对生活的艰辛的同情,也流露出对勤劳精神的赞美。
不详
檐雀啾啾无歇时,几回衔食喂雏归。
羽毛长得完全后,子母东西各自飞。
官塘来往纤纷纷,月入疏篷漏碎纹。
数尽寒更天未晓,两三声雁枕边闻。
江海船行东复西,风蒲高挂一樯危。
往来逆顺休相讶,逆者还须有顺时。
三贤堂废西湖上,文庙重营气宇新。
若得雪江相配享,方知创立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