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宫教六斋庆成韵(其二)

邪倾枝柱费三年,革故图新有待然。

凌雨千间骈紫佩,濂溪一派宝青毡。

韶鸣已觉俱忘味,鼎养何妨更击鲜。

师帅作成真有道,诜诜弟子信皆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变革与成长的主题,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变化中的美好与希望。

首联“邪倾枝柱费三年,革故图新有待然”,以“邪倾枝柱”比喻旧事物的摇摇欲坠,需要花费时间去修复和改变;“革故图新”则表达了对革新和进步的期待,暗示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新的局面将逐渐显现。

颔联“凌雨千间骈紫佩,濂溪一派宝青毡”,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形象,描绘了雨中千间屋檐下紫色装饰的美丽景象,以及濂溪(即濂溪书院)一片宝蓝色的地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象征着变革后的和谐与安宁。

颈联“韶鸣已觉俱忘味,鼎养何妨更击鲜”,通过“韶鸣”(古代音乐)的消失和“鼎养”(烹饪美食)的继续,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下生活品质的追求。这里“击鲜”(品尝新鲜食物)也暗喻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尾联“师帅作成真有道,诜诜弟子信皆贤”,赞扬了领导者的智慧和道德,以及众多弟子们的才华与品德,强调了教育与领导力的重要性,以及在变革过程中人才的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变革与成长的积极态度,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待。

收录诗词(204)

徐鹿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藏书家。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 字:德夫
  • 号:泉谷
  • 籍贯: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
  • 生卒年:1170—1249

相关古诗词

宫教再以诗来复次韵

蚤负才名四十年,胸中成室总天然。

承流且建偏州学,谈道终分广厦毡。

椽笔发挥春藻丽,鸾旂照映雪花鲜。

几人鱼跃鸢飞下,黄卷生涯对圣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陈府判邀游梅关

庾岭苍苍古复今,公馀杖履惬幽寻。

两崖峭壁风霜骨,一片清泉佛祖心。

静浣世缘挥酒碗,更添春色上梅林。

冥搜翻觉诗情拙,满眼皆诗祇用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劝农上宫教

竹马儿童喜欲狂,循良太守似龚黄。

仓庚百啭蚕桑启,布谷一声粳稻香。

耕馌尽陶豳国化,游嬉已遍舜民乡。

文书便合登高阁,为说东郊入务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中秋对月有怀

前年今日文闱里,鏖战纷纷酣万蚁。

去年归去浙江头,尘满征衫未曾洗。

今年又对梅花岭,日味齑盐翻故纸。

乾坤一季两中秋,兄弟三人各千里。

伯兄恍作期年别,夏口武昌几山水。

季弟秋初辞母去,去日不堪重倒指。

孔怀一念我既然,伯季念吾亦如此。

天涯海角渺相望,蓬转萍浮无定止。

古言秋月只愁人,人自关心何预此。

阴晴圆缺岁复岁,离合悲欢固其理。

何时当有二顷田,归卧云山漱清泚。

烹茶煨栗对秋辉,老稚团栾相尔汝。

此心烱烱明月知,一醉狂吟聊复尔。

诗成乡梦透泉溪,人物山川亦良是。

殷勤多谢桂花风,忽遣清香唤人起。

形式: 古风